1;统计的性质;A;数量性B;总体性C;社会性
2;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
3;无限总体---一个统计总体中所包括的单位数可以是无限的。
4;统计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A,大量性
B,同质性C,差异性
5;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的分类A;品质标志----标识总体单位的质的名称,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B;数量标志----表示总体单位量的名称,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6;统计指标----是指客观存在的,表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当用来反映一定总体的数量方面时就是指标。
7;统计指标两个方面的含义A;是指标内容及所属范围
B;指标数值
8;统计指标按其所说明的现象的内容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
统计指标按其表现形式A;总量指标B ;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
9;指标与标志的区别
A;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B;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指标和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指标两种,而指标都是能用数值表示的。
10;指标与标志的联系A;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时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B;指标与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11;变异—是社会经济数量方面现象所具有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普遍存在的,是统计的前提条件。
12;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第一个阶段,是根据统计对象的性质和目的,对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进行通盘考虑和安排的工作过程。是进行统计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前提。
13;统计调查
-就是按照统计设计的目的,任务和内容,采用科学的方法,有计划的搜集反映总体各个单位有关标志的大量原始资料的过程。
14;统计调查的种类和方法
A;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B;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经常性调查, 一次性调查C;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统计报表,专门调查
15;统计调查的方法A;直接观察法
B;访问法—采访法
C;报告法—报表法
D;问卷调查法
16,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A;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B;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C;确定调查项目D;确定调查时间和期限E;确定统计调查的空间范围F;确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18;调查表的种类
A;单一表B;一览表
19;统计调查必须规定的两种时态
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
20;统计报表的种类A;调查范围不同----全面调查的统计报表和非全面调查的统计报表B;调查周期长短不同----定期报表和非定期报表C;报送方式不同---电讯`邮寄·专人报送·网络传输报表D;填报单位不同----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E;实施的范围不同---国家报表和部门报表和地方报表
21;专门调查的种类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
22;审核的内容A; 完整性审核B; 准确性审核
23;统计分组的方法A; 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B;分组方法
24;分组标志的分类A;标志的特征不同----品质标志和特征标志B;研究的目的----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25;分配数列
是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后,在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同时列出每个组的总体单位数从而形成的一个数列。
26;分配数列的种类A; 品质数列B; 变量数列
30;统计汇总的组织方式A; 逐级汇总B; 集中汇总
31;统计汇总的调查的技术方法A; 手工汇总-----划记法、过录法、折叠法、卡片法B; 电子计算机汇总
32;统计表的构成----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指标数值
33;统计表的结构从内容来看-----主次和宾词
34;统计表的种类
A;按其用途调查表,汇总表,整理表, 分析表
B;按其总体分组的不同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复和分组表
35;统计图----是指用几何图形或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明数字资料的对比关系,进而揭示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关系的图形。
36;统计图的种类
A;几何图B; 象形图C; 统计地图
36;统计分析方法
A;指标分析法B;时间数列分析法C;指数分析法D;抽样分析法
37;指标分析法----就是结合各类指标对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综合概括并加以分析的方法,是统计分析的最基本的方法。
38;时间数列---就是将反映客观现象的统一指标在不同的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而形成的数列。又称动态数列
39;统计的综合指标A; 总量指标----反映客观现象总体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B; 相对指标----是由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对比计算的,用以反映客观现象之间数量联系程度饿综合指标。也称相对数C; 平均指标----又称统计平均数,是反映客观现象总体个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替班水品的综合指标。D; 标志变异指标---就是表明总体个单位标志
建筑统计学名词解释[统计学经典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