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说明
:统计学
: Statistics
: 48
: 3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三年级学生
、地位和作用
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国际贸易专业中起中间地位,承接以前的政治经济学、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又为以后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专业课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任务
《统计学》是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基本目标是:系统地介绍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及其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应用。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统计思想,培养对统计的兴趣,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和应用这些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经济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该门课程的特点是不着重于统计方法数学原理的推导,而是侧重于阐明统计方法背后隐含的统计思想,以及这些方法在实际各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
,并理解各种统计方法中所包含的统计思想;、应用条件及适用场合;
;
。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讲清楚统计方法所隐含的统计思想,以及各种统计方法的特点、应用条件及适用场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最好是结合实际案例,运用计算机进行分析。
三、考试内容
本课程考试的内容如下: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第三章变量分布特征的描述
第四章抽样估计
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八章时间数列
第九章统计指数
共计7章。
备注:教材中的其他章节,考试不做要求!
第一章总论
本章对统计学的学科性质、统计数据类型及其研究方法和统计学中的有关基本概念进行介绍,具体要求:①理解统计的含义与本质;②对统计学产生与发展的简要历史,特别是对主要学派有所了解;③比较全面地认识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和作用;④熟知统计数据的各种类型、特征以及计量尺度,掌握统计数据的研究过程和基本方法;⑤对总体、个体、样本、标志、变量、指标和指标体系等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有比较系统、全面的掌握。
第一节什么是统计学
一、统计的含义与本质
“统计学”是统计一词的三个含义之一。
统计泛指:统计数据、统计活动和统计学。
统计数据是统计活动的成果,统计学则是统计活动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
统计的本质: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二、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从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看,经历了古典统计学、近代统计学和现代统计学三个阶段,主要的学派有政治算术学派述学派),数理统计学派,社会经济统计学派等。
三、统计学的学科性质
统计学是一门以现象的数量方面作为研究对象的独立的方法论科学。
四、统计学的作用
第二节统计数据类型与研究方法
一、统计数据类型
可以分为定性数据与定量数据;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观测数据与实验数据;原始数据与次级数据;时序数据与截面数据。
二、统计数据研究过程
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环节:统计设计,数据搜集,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与解释。
三、统计数据研究方法
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推断法和统计模型法。
第三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一、总体与样本
(一)总体
总体是有许多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个别事物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
大量性、同质性和差异性三个特征。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个体,也叫总体单位。
总体的种类分为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具体总体和抽象总体;可相加总体和不可相加总体;个体可自然确定的总体与个体是人为划定的总体。
总体和个体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
(二)样本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也称子样。样本容量是指样本所包含的个体数。
样本与总体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
二、标志和变量
(一)标志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个体)特征的名称。
(二)变量
狭义的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广义讲,变量不仅指可变的数量标志,也包括可变的品质标志。变量有确定性变量和随机性变量;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之分。
第四节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
一、统计指标
(一)、统计指标的概念,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或范畴。
统计指标具有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的特点。
(二)指标与标志的关系
(三)统计指标的种类
1、分为总量指标(总体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量;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
统计学考试大纲[统计学经典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