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嘉善、嘉兴历代咏渔竹枝词.docx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嘉善、嘉兴历代咏渔竹枝词
[活]孙圃魏塘竹枝词典故网带湾头理钓竿,四色思缩项尽登盘。
风情那及西施乳,莫怪吴王吐族残。
[注释]西施乳:吴人呼河豚为西施乳。
选自《魏塘竹枝词》[活]周斌柳溪竹枝词渔俗三月三日风日和,网船赶会花梢多。它节令。略举几例。
江楼人日洒初浓,一一红妆水面逢。不待上元灯火夜,徐王庙下鼓冬冬。”《鸳鸯湖掉歌》五十二)上元节也称元宵节,烧香祭赛,有台阁歌舞,大街小巷花灯焰火照耀通宵,士女往观,喧闹达旦。农村则有调马灯、持火把奔跑习俗,祈求丰年。
嘉善农家对春分、谷雨、中元(七月十五日)等节尤为重视,常请神赛会,以不失古时春祈秋报之义,非常热闹。活道光问嘉善曹竹启《魏塘竹枝词》有:春秋耕稼老农为,报赛祈年饮满危。愿谷盈仓洒满聋,人荣人辱我无之。”乂,中元佳节兴偏浓,胜会兰盆到处逢。一簇游人齐人寺,笑听佛殿鼓冬冬”。
(2)民间艺术2004年,嘉兴开展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普查工作。2006年,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有湖州和嘉兴合作的浙北轧蚕花庙会”。轧蚕花在嘉禾大地有悠久的传统。活咸丰年间,海盐朱包《武原竹枝词》有小年朝过便焚香,礼拜观音渡海航。剪得纸花双鬓插,满头春色压蚕娘”一诗,记述了轧蚕花庙会上蚕妇们或自制蚕花,或购买,插在头上,蚕花成了蚕娘的一
种特有服饰。此外,各地轧蚕花庙会还有丰富多彩的水戏节目,如桐乡、海宁等地的抬阁船、标竿船和踏白船等。
嘉善田歌,明活嘉善史志均无文字记载。活嘉善柯万源《斜塘竹枝词》其一:偏隅名胜苦无,难向前人掘旧科。只待东皋农事起,付他牧竖当山歌。’下附作者小注:我乡播种时,农人每以歌节劳,谓之落秧山歌。”可见,距今一白六十多年前,嘉善农村已盛唱山歌。这与现在该地农民说过去唱田歌是为了解疲劳”,以及种田插秧时所唱的叫落秧歌”是相吻合的。
(3)船(渔)文化嘉兴是传统的江南水乡,河网交织,船是水乡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阿侬家住秦溪头,日长爱掉横湖舟”朱彝尊《鸳鸯湖掉歌》六十八)。明活时,杭嘉湖地域渔船在农业生产、渔业生产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大小船只,往来似织,逸若浮鸥,近如山涌”。主要种类有:
是船,是渔船中最大者,也称六桅船、帆是,有桅6道,载量为石。孙子度诗云:宽如数亩宫,曲房不见水。”朱彝尊《是船竹枝词》亦载:村外连村滩外滩,舟居翻比陆居安,平江渔艇瓜皮小,谁信是船万解宽。”每当风起浪涌,诸船惊困,是船则乘风牵网,纵浪自如。是船不用槽、桨,专赖风力,但无法人港,不靠岸,常行止丁大湖深水处。作业时联四船为乙带”,两船牵大绳前导,另两船牵网随行,相机作业。船户以船为家,父子相承,妻女同载”,尾部系有三板小灿,以利陆往,渔家处处舟为业”。是船也有5桅至2桅较小者。另有江边船、厂稍船、小鲜船、剪网船、鸿鹅船、划船等,在竹枝词里也有记载。
(4)稻作文化嘉兴是稻米的发祥地之一,稻作文化之灿烂令世人瞩目。两汉至三国时期已产粮食,嘉禾之区,一岁或稳则数郡忘饥”。隋朝开凿大运河,给嘉禾大地带来灌溉舟揖之利。唐代嘉兴农业发达,稻米肥腆,嘉禾一攘,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稻作文化历史悠久、稻米生产举足轻重,成为富饶的江南粮仓,明活时更为著名的鱼米之乡。《鸳鸯湖掉歌》(九十五):父老禾兴旧馆前,香粳熟后话丰年。楼头沾洒楼外泊,半是江淮贩米船。”描绘的就是嘉禾平

嘉善、嘉兴历代咏渔竹枝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hugezhang1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