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得
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吃饭,多训练孩子动手能力。孩子每一个年龄段应该学什么,不应该由大人来决定,而应该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需求来决定,孩子在1岁半左右应该鼓励孩子用筷子,这里的训练不是大人如何刻意的教,而是让孩子自己慢慢掌握用筷子的技巧,如果吃饭的时候一味的给孩子用勺子,那么等着你认为可以给他用筷子的时候,孩子则可能已经错过了这一技能学习的最佳时机,相比合适时间的学习,就需要用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掌握正确使用筷子的技巧。
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1、大人少看电视,每天晚上睡前看一会书。
当孩子带着问题去问父母的时候,父母不应该简单的将答案告诉孩子,告诉孩子答案远不如孩子自己去思考。对孩子提出的为什么,不要急于回答,而应该和孩子一起探索答案,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和孩子成为朋友。
孩子小的时候喜欢和你说话,愿意和你沟通交流,表示他信任你,把你当成了朋友。但当大人感觉太烦了而拒绝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时,慢慢的他就不再向你提问了,等孩子稍大一点,你愿意听他讲的时候,孩子已经不愿意和你讲了。只有在孩子小的时候多与他交流沟通,做他的朋友,孩子才会一直把你当做他的朋友,与你说自己的交流沟通,并和你说出他的心里话。
打骂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严厉教育是危险教育
1、所谓“严厉教育”,指以打骂、惩罚和羞辱为主要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强制性改造的一种行为。虽然目标指向是好的,希望孩子做得更好。但由于它不尊重儿童,不体恤儿童身心发育特点,不符合人性,实际上并无教育要素,只是一种破坏力
经常被苛责的孩子,学会了苛刻;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学会了仇恨;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很容易变得自卑;经常被限制的孩子,会越来越刻板固执……“身教重于言传”是教育中的一条被时间和无数事件验证过的真理性的结论,严厉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示范,如果成年人对孩子拿出的是经常性的批评和打骂,怎么能培养出孩子的自信与平和呢?
天下的孩子都很乖,没有一个孩子是需要用打骂来教育的——只有成人对儿童有这样的信心,他才能放下心中棍棒,继而放下手中棍棒。
儿童是脆弱的,成长只需要鼓励,不需要惩罚,一切严厉的对待都隐藏着某种伤害。父母不仅应该放下手中棍棒,更要放下心中的棍棒,心中无棍棒是件比手中无棍棒更重要的事。宽容而饱含真诚的教育,总是最美、最动人的,对孩子也最有影响力。
儿童教育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