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复兴
周政华 从减少城市大气污染,节约燃油能源,解决城市拥堵等诸多方面来看,公共自行车都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北京。菜市口大街与白纸坊交叉路口。下午五点半。绿灯亮起,两股自行车流相向而行,浩浩荡荡,气势毫不逊色于道社区,不过对方帮忙有个前提――停车点的管理员得安排街道社区内下岗职工和残疾人。
自行车存车场地多数是公共场地,产权关系复杂,难以租赁。即使能够租下,其高昂的租金也是出租业务所难以承受的。
建一个普通租车点的费用接近一万元。解振友给记者算了笔账,按平均每个站点20辆自行车算,购车费需要4000元,一部POS机价值3000元,还有3名管理员的每月薪水支出2500元。如果今后要搭建车棚,建岗亭,费用还将进一步上升。除自建网点外,甲乙木还在积极寻求加盟合作伙伴。
老王签约前就嚷嚷着让公司必须给建个岗亭,说着就卷起裤腿亮出护膝来,称自己有严重关节炎,受不得风寒。说这话时,老王蜷缩在一团旧军大衣里,签约前一刻,还在盘算为了每月800元钱在外受冻值不值。
老王即将上岗的枣林前街站点,现在每天大概有200多人次租车,每日收入超过百元。租车的手续并不复杂,先交180元押金,办理一张射频卡,租车按每半小时5毛钱计费,刷卡消费。
从今年8月份到现在,甲乙木已经销售出两万多张租车卡,但退卡率也比较高,达到近50%。究其原因,甲乙木副总裁马纵江向《经济》记者解释说,尽管单车可以异地借还,但由于现阶段租车网店不够密集导致部分顾客使用不便。
单车租赁原本不是新鲜事。早在10多年前,北京市许多旅游景点就已开展此项业务,需要原地借还,费用也不便宜,顾客大都是旅游者。然而,从今年开始,北京市出现了大量单车租赁点,大都是为普通市民服务。根据马纵江介绍,目前本地居民占据了6成以上的租车份额。
难道买车不如租车吗?一般来说,自有自行车不便携带,只能骑行行程中的一段,使用并不方便。从成本考虑,自有自行车要维护、交存车费,一不小心还容易丢失,所以使用自有自行车的成本并不低廉。
目前,由于租车网点稀疏,宣传不够,单车租赁业务仍然没有赢得市民的广泛认同。但新的商机已经展现。马纵江介绍说,一旦甲乙木在全市的15000个站点全部建好,届时每隔1公里就有一个网点,异地借还更加方便。
按北京目前1300万的自行车保有量计算,保守估计 10%的市民改为租车,一天使用1小时计算,单车租赁市场的每年收入接近5亿元。作为先行者的甲乙木,目前正雄心勃勃地实施着布点计划。马纵江透露说,目前公司正在和风险投资接触。如果引进风投成功,布点进程势必提速。
单车往哪行
眼下,单车租赁仍处于灰色地带。
到目前为止,政府尚未出台相关管理法规。但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则是北京市政府必须面对的两大问题,特别是奥运会临近,紧迫性日益凸现。而单车租赁则在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思路。
与机动车相比,在都市发展公共自行车,符合城市多方位的发展要求,既能给居民出行带来方便,又能有效减少城市大气污染,还能节约燃油等交通能源。
一场慢行运动正在广州掀起。据广州市城市交通发展纲要,未来广州将发展“慢行交通”,鼓励“单车+公交车”的出行模式。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等城市甚至还制订了自行
单车复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