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doc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乡镇领导干部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服务者, 是团结和指导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力量。他们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 代表着党的形象; 他们的作风优劣, 从某种角度上讲, 反映出党风的好坏。因此, 抓好乡镇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 对于改善农村干群关系, 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作风是面镜子。什么地方注重党的作风建设, 什么地方的党风就正, 民心就顺, 干群关系就融洽, 经济发展就迅速。相反, 什么地方淡化作风建设, 什么地方的干群关系就紧张,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劲头就不足,经济发展就缓慢。当前, 绝大多数乡镇领导干部牢记党的宗旨, 敢于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自己工作和行动的出发点、落脚点, 但也有少数乡镇领导干部在作风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在思想上, 忘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也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党与人民、领导与群众关系的基本观点, 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 能否牢固树立这个观点, 是关系到党能否经受得住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当前, 有的乡镇领导干部忘记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见钱眼开, 见利忘义, 以权换钱, 行贿受贿, 堕落成腐败分子, 受到人民群众的唾弃。2、在学习上, 没有树立起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个别乡镇的领导干部总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水平最高,能力最强, 本事最大, 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他们看不起群众, 不愿意向群众学习, 遇事不同群众商量, 不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 把邓小平理论看成是死板、僵化的教条, 没有用市场经济的知识去开动脑筋, 找准当地经济发展的路子, 结果导致某些决策失误, 引起群众的不满与抵制。对此, 他们不及时修正偏差, 改正错误, 反而责怪群众“落后”、“保守”、“思想僵化”。3 、在工作上,没有做扎实细致的群众工作。有的乡镇领导干部作风漂浮, 两眼向上, 两脚跑上, 懒于下村组, 即使下村组, 也是走马观花, 谈不上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他们习惯于发号施令, 做事情仅仅靠开大会, 发文件实行领导, 做工作是有布置, 无检查, 对上级的批示虚于应付, 热衷于做表面文章; 有的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 采取推诿、哄骗的方式打发群众, 态度生硬, 作风粗暴, 拒群众于千里之外; 有的是变相收费,变相摊派,对群众的疾苦不闻不问,麻木不仁,甚至村组干部为工作被打, 也不愿给他们撑腰壮胆; 有的习惯于吃吃喝喝, 拉拉扯扯, 很不注重自身的形象, 把党群鱼水关系演绎成油水关系;有的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安心工作, 跑调动,搞走读,把政府的公务用车当成自己的私人小车,哪有心思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4、丢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当前, 有的乡镇领导干部奉行好人主义和庸俗关系学,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对错误的东西无动于衷,不批评、不制止, 听之任之。有的批评下级轻描淡写, 批评同级躲躲闪闪, 批评上级遮遮掩掩; 有的自我批评避重就轻, 批评别人是浮光掠影; 还有的是当面不说, 背后乱说,
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