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浮士德精神
自己也“被死神逮住”的危险。事后尽管深受他所救助过的人们的敬重、爱戴,他却因为没有真正免除民众的苦难而愧疚、自责;他对格雷辛的爱真诚而纯洁,为自己给爱人造成了不幸而痛不欲生;为了自己产业的完
浅析浮士德精神
自己也“被死神逮住”的危险。事后尽管深受他所救助过的人们的敬重、爱戴,他却因为没有真正免除民众的苦难而愧疚、自责;他对格雷辛的爱真诚而纯洁,为自己给爱人造成了不幸而痛不欲生;为了自己产业的完美,不料想伤害无辜时,他受到良心谴责,让“忧愁”吹瞎了眼睛,这表明他始终保持着人的良知和善良本性以及可贵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浮士德一生对真理的探求中,他游遍了古典的世界,现实的世界,以至未来的世界,力图把复杂的过去和未来的未知的可能性结合在一起,得到一个完美的解答。最后,在集体的劳动中,他找到了真、善、美的最高统一。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终于得到了真理的解答,也正是他自己一生奋斗所得到的那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在探求真理的路上,谁也不会达到真理的顶点。人类的发展,永远存在着这“还未明了的”“新生的自昼”。浮士德精种的实质就在于承认这个事实:不停地为了探索真理而行动,那才是最伟大的人生。
浮士德精神产生的原因
歌德说,“他(浮士德)在一般的人世局限中感到焦躁和不适”,个人认为
这便是他不停追求不断行动的内在原因。浮士德是一个矛盾体,他一方面贪恋尘世,贪图安逸,另一方面又不断向精神的高空飞驰。在这种感性与理性之间,在精神和肉体之间,他两者都不忍舍弃,这便构成一个矛盾。浮士德的焦躁与不适也正是如此产生。他想解决这个矛盾。但他却永远不满足,永远有一种内在的骚动在驱使他。每当他完成一个飞跃,似乎解决了一个矛盾的时候,新的矛盾便又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可以说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是一个有着双重性格的人物。如魔鬼梅菲斯特所说,“神明把自己坐在永恒的光中,把我们恶魔放在暗窖,你们人呢?是一明一暗的相交” [德]歌德著,《浮士德》,钱春绮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因此,可以说浮士德是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是一个典型的矛盾体,时刻充满着矛盾斗争。
此外,从客观上说,浮士德精神的产生也是历史演变的必然产物。从中世纪的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是一个充满动荡与变革,充满焦虑与思考的时代。《浮士德》是对这个时代精神面貌的深刻揭露,也是对这个时代人类精神的绝妙写真。
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不断向外扩张,向前进取,不断探索新的道路,人们开始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可以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征服自然,冲破封建主义的束缚的思想也愈渐强烈。浮士德精神正反映了这种资产阶级从人性的觉醒到全面推翻封建阶级统治的革命行动。
浮士德精神的启示意义
“浮士德精神”,是歌德总结的西方人的现代精神。它是一个独立自主、
自强不息的主体精神,它是人类精神的化身。“人之所以为人,即在于他具有这种自由精神,自由并不在享受的自由。而在追求的自由,创造的自由”叶廷芳,王建主编,《歌德和席勒的现实意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9月,第218页
。浮士德大胆进取,义无反顾,乐享人生,体现了一种无限开放的性格和积极健康的人格。个人觉得浮士德精神给我们最大的积极意义是:人类要永不满足于现状,才能产生
浅析浮士德精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