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骨科临床基本技术操作规范.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骨科临床基本技术操作规范
一.石膏绷带固定
[包扎前准备]
物品:适当大小石膏绷带卷、温热水(约40C左右)、石膏刀、剪、针、线、衬垫物、颜色笔。
患者的准备:
(1)向病者及家属交待包扎注意事项及石膏固定的必要性。
用肥皂水洗骨科临床基本技术操作规范
一.石膏绷带固定
[包扎前准备]
物品:适当大小石膏绷带卷、温热水(约40C左右)、石膏刀、剪、针、线、衬垫物、颜色笔。
患者的准备:
(1)向病者及家属交待包扎注意事项及石膏固定的必要性。
用肥皂水洗净患肢,有伤口者先行换药。
[固定时注意事项]
.先将肢体置于功能位,用器械固定或专人扶持,并保持该位置直至石膏包扎完毕、硬化定型为止。扶持石膏时应用手掌,禁用手指
缠绕石膏时要按一定方向沿肢体表面滚动,切忌用力抽拉绷带,并随时用手抹平,使各层相互粘合。
在关节部位应用石膏条加厚加固,搬动时要防止石膏折断,过床后要用枕头或沙袋垫平。
石膏包扎后应注明日期及诊断。
石膏未干固以前,注意凸出部勿受压,以免凹陷压迫皮肤,引起压迫性溃疡。
为加速石膏凝固,可在温水中加放少许食盐,天气潮湿可用电炉、电吹风等方法烘干。
石膏固定应包括骨折部位的远近端二个关节。肢体应露出指(趾)端以便于观察。
8.术后应密切观察,尤其最初六个小时。如有下列情况,应及时切开或拆除石膏。
肢体明显肿胀或剧痛。(坏疽及缺血性挛缩)
肢体有循环障碍或神经受压。
不明原因的高热。(压疮,化脓性皮炎,坠积性肺炎)
9.石膏松动、变软失效,应及时更换。
10.应鼓励患者活动未固定的关节并抬高患肢,固定部位的肌肉应作主动收缩、舒张的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
二牵引术
[适应证]
1.长骨干骨折复位后不稳定,需要维持对位者。如股骨干大斜形骨折。
2.骨折脱位,需要持续牵引方能复位。如颈椎骨折脱位。
3.需要矫正或预防肌肉痉挛所致的关节畸形。
4.软组织挛缩引起的畸形。
5.某些腰痛、坐骨神经痛患者。
骨牵引
定义:直接固定到骨骼上施行的牵引。
器材:穿刺针和牵引弓及其它牵引装置。穿刺针有克氏针和斯氏针之分。克氏针细,光滑,容易穿过骨质,软组织损伤和感染的几率相对较低,但如牵引弓选用不当,会造成旋转,对骨质疏松患者有切割作用,应选用张力性牵引弓与之相匹配;斯氏针相对较粗,分为光滑和带螺纹两种,不需张力性牵引弓便可保持稳定性。
穿针原则:术前征得患者同意,签手术知情同意书;熟悉穿针部位的神经血管走行。在有重要结构的一侧穿针,这样可以较大的控制,避免损伤这些结构。比如在尺骨鹰嘴,可以在内侧进针防止尺神经损伤。
皮肤准备:注意防止感染,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通常使用碘酒、酒精消毒皮肤。
麻醉:完全将骨膜阻滞是困难的,应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皮肤、皮下,接着穿入骨膜下,注入足量麻药,如果在穿刺过程中感到疼痛,可加用麻醉剂。穿入一半后,估计出针部位,麻醉对侧。但对于穿刺要穿过两块骨者,在骨间的骨膜麻醉是不可能的,要事先告知患者,提前告诉患者可能会有疼痛,一旦穿刺完成,疼痛就会停止。
皮肤切口:穿针前,应用11#刀片预先做一小切口。如果让针直接穿过皮肤,紧张的皮肤贴在针上容易感染。如果针眼处脓肿形成,扩大切口引流。在针眼处应用安息香碘酊增加皮肤和金属之间的粘附性,

骨科临床基本技术操作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辰GG1
  • 文件大小44 KB
  • 时间2022-04-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