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微课教学设计
三台一中初中部 匡荣
【教学目的】
有感情地诵读《卜算子·咏梅》
体会梅花品质,把握本词借物喻人、托物《卜算子·咏梅》微课教学设计
三台一中初中部 匡荣
【教学目的】
有感情地诵读《卜算子·咏梅》
体会梅花品质,把握本词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本词、理解词义,制作PPT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通过学习,我们要知道作者笔下的梅花有何特征,这首词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全班齐读本词,要求字正腔圆、声音洪亮、节奏感强)
二、说“梅"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一树 的梅花。以“开火车"的形式全班交流。
三、悟“梅”
1、陆游写作《卜算子·咏梅》,仅仅是为了咏梅吗?还写了什么?
师预设:写人,写陆游
2、陆游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了这首词呢?(出示背景简介)
背景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金兵南侵,占据了中原地区的土地,南宋小朝廷偏安一方,百姓处在金
兵铁骑的践踏之中。陆游盼望有一天国家可以统一,所以他力主抗金,却时时遭到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他陷入孤立、误解,因作本词。
我们可以看到词中梅花的遭遇就是陆游身世的缩影,梅花就是陆游的化身,那词中的群芳又指的那些人呢?这里用到了什么写作手法?
师预设:投降派;借物喻人
古人常说:“诗言志”,这首词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师预设:本词借梅花表达了作者虽屡遭不幸却照旧忠贞不渝、坚守节操的高洁品格。
诵“梅”
师示范配乐诵读
播放配乐,小组内自由模拟诵读
推荐学生班内诵读。
小结
这首咏物词,通篇无一梅字,梅花高洁、坚贞的神韵却萦绕鼻尖,让我们和梅花一样,不管外界几多风雨压迫,坚守梅一样的品格。
板书设计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
忠贞不渝
坚守节操
梅
《卜算子·咏梅》微课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