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风险预控管理指引(试行).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神华集团发电生产风险预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 一、前言为切实将风险预控管理思想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指导发电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各单位发电生产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水平,特编制《神华集团发电生产风险预控管理实施指引》。风险预控管理由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三项连续性的环节构成。危险源辨识确定安全管理对象;风险评估确定安全管理重点;风险控制通过制定管理标准确定如何做,通过制定管理措施确定如何管,通过明确责任确定如何落实。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是全面认识发电生产过程风险的一个有效方法,也是建立发电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使发电企业全面、准确掌握在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作业行为中存在的风险, 有利于提高设备设施维护质量、改善作业环境、规范作业行为。图1风险预控管理流程开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执行标准和措施危险源监测风险是否可承受结束风险预警风险预警 Y N 2 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风险控制策划,明确风险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包括制定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编制运行规程、检修工艺规程、生产定期工作标准、作业安全规程等风险管理标准。根据风险等级评估结果, 确定各类风险优先处置与管理次序, 从管理关注、资源调配、生产活动实施等方面确定风险管理措施,保证风险管理标准执行有效性。在风险预控管理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动态管理原则,通过管理与技术手段对危险源的变化进行监测,测量危险源存在的状态及变化过程,确保危险源处于受控状态。根据危险源监测和统计分析结果, 对风险实施预警, 及时将风险预警信息传递到管理层、责任部门和责任岗位,及时暴露生产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确保风险管理标准和措施的持续有效。在风险预控管理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全员参与、全过程辨识、全方位评估的原则,明确各级管理岗位在风险预控管理措施中的职责,做好各级各类人员培训与信息传递,确保生产人员掌握基本的危险源辨识技能,熟知本岗位涉及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二、风险预控管理引用文件及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493 号令)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99 号) 《电力安全事件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电监安全〔 2012 〕 11 号) 《电力可靠性管理代码》(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 2013 年1 月发布) 《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2009 年发布) 《发电厂并网运行安全性评价》《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电监安全〔 2011 〕 21 号) 《火力发电厂生产安全设施配置标准》( DLT 1123-2009 )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 2000 〕 589 号)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47 号)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13861-2009 ) 《物理因素接触限值》( GBZ -2007 ) 3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 部分:热力和机械》( GB -2010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GB 26860-2011 )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DLT 838-2003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电安生〔 1994 〕 227 号)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DL 408-91 )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DL 5027-93 ) 《〈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事故(障碍)报告统计填报手册》(国家电力公司 2001 年1月1 日实施) 《神华集团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神华安〔 2011 〕 237 号) 发电厂设计说明书发电厂设备说明书发电厂设备台账发电厂运行规程发电厂设备分工发电厂生产定期工作标准发电厂设备轮换与定期试验项目发电厂历年设备缺陷与事故统计三、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周期(一)基础辨识与评估 1、考虑发电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系统的相对固定性, 以大修间隔为周期,开展全面、系统的危险源基础辨识与风险评估。 2、新投产发电厂在投产后半年内, 开展全面、系统的危险源基础辨识与风险评估。 3 、危险源基础辨识与风险评估的结果形成发电厂风险数据库。(二)专项辨识与评估 1、针对特定项目开展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或针对发电生产过程中所发生事故暴露的主要问题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2、在生产条件、作业条件、设备设施、人员等发生变化时, 或者在生产过程、作业过程和检查回顾中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完善与更新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结果,并加入风险数据库。 4 (三)持续辨识与评估主要针对工作任务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在每次作业前,都应进行作业前的危险源

风险预控管理指引(试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rnwftfv89
  • 文件大小178 KB
  • 时间2017-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