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的吟诵教学
摘 要:古诗词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古诗词的吟诵在我国由来已久。中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要有一定量古诗词的阅读背诵,其中吟诵教学能够更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关键词:古诗词 吟诵 教浅谈古诗词的吟诵教学
摘 要:古诗词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古诗词的吟诵在我国由来已久。中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要有一定量古诗词的阅读背诵,其中吟诵教学能够更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关键词:古诗词 吟诵 教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163-01
现代语文教学中,要求每个年级的学生都要阅读一定量的古诗词。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生实际,笔者在古诗词教学和阅读中,着重培养学生吟诵古诗词的能力,其间颇有感悟,在此略陈管见。
1 打好基础,掌握吟诵要领
吟诵有共同的基本规则,对于古诗来讲,就是平长仄短、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这种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种形式:一是平起绝句:除韵脚字必须长吟外,其长吟处应在二四四二字,即第一句的第二个字;第二、第三句的第四个字和第四句的第二个字上。如李白《朝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二是仄起绝句:除韵脚字必须延长外,其长吟处应在四二二四字,即第一句的第四个字,第二、三句的第二个字,第四句的第四个字上。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如果是律诗或排律,就按上述方法循环。如遇折腰(叫阳关体、顺风调)等变体调,就要改变节奏形状。如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就成为二四二四式,因为该诗第三句失粘造成的。对于词的吟诵,除了掌握平长仄短的规律外,更重要的还要注意声音的高下起伏,抑扬顿挫、音韵流转。
当然,对于学生来讲,也许一开始觉得很难把握,但是,只要坚持一段时间,要求学生多吟诵,理解意蕴,融会贯通,久而久之,水到渠成,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2 师生共吟诵,其境乐融融
掌握了吟诵的基本要领,老师要多作示范,甚至可以和学生一起吟诵,口口相传,在实践中把握韵律和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下起伏、曲折变化、停顿转折。吟诵时,凡抑扬顿挫得当的,奏节就鲜明,旋律就优美动听;反之,吟诵时凡抑扬顿挫失当的,声音就或杂乱,或平板、单调,形不成鲜明的节赛和优美动听的旋律。如,杨慎的《临江仙》(《三国演义》开篇词),师生就可以一起共同吟诵: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上片开始两句,将滚滚长江水与历史英雄一起托出,词人的豪情壮怀溢于言表,吟诵时宜是高亢入调;“是非”一句,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荡气回肠,吟诵时应语调稍降;“青山”两句,象征历史的亘古悠长,尽管朝代兴亡盛衰,循环往复,但青山夕陽不会随之改变,人生易逝的悲情愁绪油然而生,吟诵时轻徐、舒缓。下片的“白发”两句,意寓于任
浅谈古诗词的吟诵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