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世纪:EAP产生的背景
《员工帮助计划:中国EAP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作者:张西超
EAP实际上起源于工人们的过度饮酒行为。19世纪中期的西方,在工作场所饮酒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包括雇主在内的大多数人都普遍接受环节,对于该环节所需要消耗的时间做出精确的计算,力求使工人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出高额的利润,这种理念在后来甚至影响到了家庭主妇、牧师和教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人们无法容忍任何浪费时间的行为,包括酗酒在内。
同样对禁酒运动形成有力影响的是,由于工作事故发生率不断上升,美国的一些州政府为了遏制这种现象,陆续颁布了关于发放工人抚恤金的法规。根据该项规定,不论工作事故
由谁引起,雇主都要为那些在工作中受到人身伤害的员工提供经济补偿。雇主们担心工人会由于醉酒引发工作失误,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因此抵制酒精的决心也就变得更加坚定。
美国安全博物馆曾将欧洲企业为了制止工人工作场所的饮酒行为而采取的各种方法编辑出版,并大量销售给各行各业的管理者。其中提到,企业管理者们之所以采取这些行动,主要是因为,工人们的饮酒行为不仅会带来工作效率的降低,如果该行为发生在机械化工厂,还会增加发生工作事故的可能性。总之,无论管理者们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重视酗酒对工人工作业绩的负面影响成为了20世纪的显著特征。
1935年,EAP的前身,酗酒者匿名团体(Alcoholics Anonymous, AA)在俄亥俄州成立,这一团体的建立初衷是为那些有严重酗酒行为的员工提供帮助。比尔·威尔逊是纽约的一名股票经纪人,已经戒酒五个多月了,但自从在阿克伦经历了一次生意场上的失败之后,他对酗酒又产生了极度的渴望。因此,为了尽快摆脱酒精的困扰,他与鲍勃·史密斯(Bob Smith)医生进行了长达几个小时的面谈。通过此次谈话,比尔终于能够在酒精面前保持头脑的清醒和冷静。在当时,美国的大多数医学和心理学专家都认为酗酒是一种道德上的缺陷,无法治愈,因此拒绝为酗酒者提供帮助,人们逐渐放弃了对这些人的治疗。但这次偶然的会面却创造了奇迹,人们由此看到了希望,开始把酗酒问题看作是一种疾病而不是某种道德上的缺陷。这也最终成为了AA成立的基础。
传教士比尔·桑德对于推动酗酒现象的改善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说,在提高企业生产力上,教会方面无计可施,只有停止工作场所的各种饮酒行为,才能真正使工人们投入到高效的工作之中。因此,二战之前的几十年中,人们对于酗酒现象的关注不再局限于酗酒者的健康问题,而将重点转向了酗酒对工作绩效造成的不良影响。这些关注既不是来自于医务人员或人事专员,也不是来自于那些试图说服雇主的企业外部人员,而是来自于企业内部。确切地讲,大部分的关注是来自于管理第一线的,这些管理者所关心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使工人们更好地完成工作。事实上,当时人们的努力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解决工作场所的饮酒问题。虽然在不久之后,EAP也将处理员工的其他个人问题列入服务项目之中,但是,EAP的起源是工作场所的酗酒问题,这是毫无疑问的。
三、20世纪三四十年代:EAP的初步发展
《员工帮助计划:中国EAP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作者:张西超
在这段时期,各种工作场所的禁酒方案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开展的,而另一方面,战争的爆发也对禁酒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战争时期,为了使本国军队的物质供应充足,各个国家的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对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来说,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各工厂不得不对生产效率进行严格精确的计算,增加员工的工作时间,同时提高他们的工作强度,竭尽所能地榨取工人们的每一分能量。在这种“生产力最大化”的压力之下,任何有可能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的因素都会引起管理者们的极大重视。而此时,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了酒精滥用与工人旷工之间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当时的很多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歇人不歇机器,工人们要轮班上岗。在这种过度的体力消耗之下,工人们少量饮酒都会成为重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管理者们对工作场所的饮酒行为变得更加警觉。
战争对于物质产品的快速消耗也给当时的劳动力市场带来巨大压力。企业不断扩充规模,招募工人,甚至不得不考虑雇用那些在和平时期不被雇用的工人。例如,新英格兰电力公司(New England Electric Company)的汤姆斯·罗伯特医生说,公司在二战期间曾极度需要补充劳动力,甚至开始在纽约鲍威利的职业中心招募工人。从这里招来的工人有很多都是生活在酗酒者聚集的贫民窟中的,要想帮助他们恢复工作能力并不容易。他进而强调,公司的这一行为并非出于任何慈善目的,而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战争的需要迫使管理者采取各种手段帮助酗酒工人恢复
eap发展历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