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读后感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诞辰,在纪念伟大祖国成立的时候,有一段光辉的历史不得不被人提及,那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开始的长征,它对人类历史进程具有着巨大的影响,为新中国的诞生扎下了根基。为探寻和了解这段影《长征》读后感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诞辰,在纪念伟大祖国成立的时候,有一段光辉的历史不得不被人提及,那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开始的长征,它对人类历史进程具有着巨大的影响,为新中国的诞生扎下了根基。为探寻和了解这段影响深远的革命传奇,为此,我带着好奇和敬仰之心,阅读了王树增的作品——《长征》,重新走上长征路,走过那千山万水,感受那风霜雨雪,去认识中国工农红军中杰出的共产党人和行进在这支队伍中的伟大的红军士兵。
长征十分伟大,一组数字表明了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长征跨越了中国15个省份,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长征翻阅了20多座巨大的山脉,其中的5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长征渡过了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长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那片人迹罕至的湿地面积几乎和法国的国土面积相等。不仅这样,在漫长的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始终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和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的追击、堵截与合围中,遭遇的战斗在400场以上,平均3天就发生一次激烈的大战,还需要平均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总里程远远超过2万5千里。这是我们常人不会想象的也不敢想象的,长征是多么的艰苦啊。
长征也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牺牲、传播理想的远征。中国工农红军转战大半个中国,一路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传播着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革命理想。长征唤醒了千百万民众,给了他们希望和向往。是长征,才有了我们的新中国。
红军中的战士们都只有十几,二十几岁,他们几乎数天吃不上饭,只是不分昼夜地投入激烈与残酷的战斗与翻山越岭,在漫漫征途中,不一会儿便有一位战士倒下……有一位叫张吉兰的女战士,她在掩埋战友尸体时发现了她的丈夫,她把丈夫的脸擦干净,把最爱的一把牙刷放进了他的口袋。后来因为悲伤导致生病身体十分虚弱,只好留了下来。待好些时,为了找到部队,女扮男装进入国民党军队,当好不容易找到了部队,却因太兴奋,暴露了自己,就这样牺牲了。这是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不过,在长征中,这样的故事有好多好多。因为付出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抱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艰难险阻皆成为一种锻炼——中国工农红军
《长征》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