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二 蛙的外形与解剖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蛙的外形和解剖观察,掌握两栖类的主要特征。
2.学习双毁髓处死蛙的方法和蛙类的一般解剖技术。
二、实验材料
活蛙
三、实验器具
解剖盘、蜡盘、解剖剪、各种镊子、大头针、放大镜呼吸系统的共同器官。用镊子使蛙口张开,可观察到以下结构。
〔1〕口腔齿 上、下颌边缘各有1行细而锋利的颌齿。口腔反面两侧的犁骨上有2丛细齿,为犁骨齿〔内鼻孔之间〕。
〔2〕内鼻孔 1对,位于口腔顶壁近吻端处。用解剖针从外鼻孔穿入,可见针尖由内鼻孔处穿出。
〔3〕舌 在口腔底部,前端着生于下颌前端内侧,舌尖向后伸向咽部,后端游离、分叉,捕食时可反转伸出口腔外。舌柔软、肉质,用手指触摸有粘滑感。
〔4〕喉门 位于舌尖前方,呈裂缝状,由1对半月形的软骨围成,两软骨间的裂缝即为喉门,为气管在咽部的开口,内通肺。
〔5〕咽〔食道口〕 位于口腔深处,喉门的反面,为一皱襞状开口,向后通食道。
〔6〕耳咽管孔 位于口腔顶壁的两侧,近口角处,为中耳的耳咽管〔又称欧氏管〕向口腔的开孔,又称欧氏孔。用解剖针由此孔探入,可通到鼓膜。
〔7〕声囊孔 在雄蛙口腔底部两侧,近口角处,有1对皮膜凹陷,即为声囊孔。
2.解剖
观察完毕,将蛙置于蜡盘上,腹部朝上,四肢伸展后用大头针固定。用镊子提起腹面皮肤,用剪刀剪开一小口,并从小口处向前将腹面皮肤剪开,至下颌前端。
向后剪至两后肢基部之间、泄殖孔稍前方。然后将皮肤向两侧拉开,可见皮肤与皮下肌肉连接松散,两者之间较大间隙为皮下淋巴腔,翻看皮肤内侧可见分布有丰富的血管。
再用镊子提起腹部肌肉,用剪刀沿腹中线略偏左侧〔避开腹大静脉〕,剪开腹壁至肩带之剑突,然后向左、向右剪开。小心剥离腹壁上的腹大静脉,再将腹壁向两侧翻开,用大头针固定在蜡盘上,暴露内脏。可见心脏位于体腔前端,外由包心膜包裹。心脏反面两侧之囊状器官为肺〔有时肺囊会充气如吹胀的气球〕。肝脏、胃等位于心脏的前方。
观察完各器官系统的相对位置后,再在中间剪开肩带,并小心向左右两侧剥离,进行内部结构观察。
3.消化系统
〔1〕食道 用钝镊子由口咽腔的食道口〔咽〕向内插入,可见心脏反面有白色短管与膨大的胃相通,此即为食道。食道向前开口于口咽腔,向后与胃相通。
〔2〕胃 为食道后端连接的稍弯曲的白色膨大囊状结构,局部被肝脏所遮盖,位于心脏反面。胃前端较粗,为贲门,与食道相连;后端较细,为幽门,接十二指肠。
〔3〕肠 可分为小肠和大肠2局部。小肠自胃幽门开始,最前段为十二指肠,其后向右前方弯转并继而盘曲在体腔右后部,为空迴肠。空迴肠后端与大肠相连。大肠膨大而较短,又称直肠,末端通入泄殖腔,由泄殖孔开口于体外。
。
〔4〕肝脏 位于体腔前端心脏的前方,棕褐色,分为3叶,其中左右两叶较大,中叶较小。在中叶腹面、左右两叶之间有绿色圆形的胆囊。用钝镊子夹起胆囊轻轻向后牵拉,可见胆囊前端发出2根胆囊管,其中1根与肝脏相连,接收肝脏分泌的胆汁,另1根与总输胆管相连,胆汁由总输胆管输入十二指肠。
〔5〕胰脏 为1长条淡红色或淡黄色不规那么的腺体,位于胃及十二指肠间弯曲处的肠系膜上。
〔6〕脾 在大肠前端肠系膜上,有一暗红色的小球,为脾。脾是淋巴器官
4.呼吸系统
成蛙以肺和皮肤进行呼吸。呼吸系统包括鼻、口咽腔、喉门、气管和肺等
〔1〕鼻 外鼻孔1对,空气由外鼻孔、内鼻孔进入口咽腔。
〔2〕气管 粗短,位于心脏反面、食道腹面,略透明,以喉门开口于口咽腔。气管后端分为两支分别通入左、右肺囊。
〔3〕肺 在心脏反面有1对粉红色、薄囊状结构,即为肺囊。剪开肺壁,可见其内外表分隔简单,呈蜂窝状,其上密布血管,便于进行气体交换。
5.泄殖系统
〔1〕排泄系统
肾脏 1对,深红色,长条形,位于体腔后部,紧贴于背壁脊柱两侧〔假设剥离其外表的体腔膜可看得更清楚〕。肾脏腹缘有1条橙黄色的肾上腺,为内分泌腺体
输尿管 由肾脏外缘近后端发出的1对细长、红色管道,为中肾管,向后通入泄殖腔。
膀胱 位于体腔后端腹面中央,为薄膜状,分左右两叶。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其形状明显;当膀胱空虚时,可用镊子将它展平观察。
〔2〕雄性生殖器官
精巢 1对,淡黄色,长椭圆形,位于肾脏腹面内侧。
输精小管和输精管 用钝镊子轻轻提起精巢,对光观察可见由精巢发出许多细管输精小管〕通入肾脏前端。进入肾脏后经集合细管,再汇入输尿管,因此雄蛙的输尿管兼有输精的功能
脂肪体 位于精巢前端的黄色指状体,其大小在不同季节变化较大。
成熟精子通路:精巢 → 输精小管 → 肾脏〔集合细管〕→ 输尿管〔输精管〕→ 泄殖腔 → 泄殖孔 → 体外。
〔3〕雌性生殖器官
卵巢 1对,位于肾脏前端。形状、大小、颜色等随季节
最新实验12 蛙的解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