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16乙酸乙酯的制备
[教材实验原型]
(人教版化学必修
2P75实验3-4)
1.实验原理
H2SO4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2.实验装置
实验探究16乙酸乙酯的制备
[教材实验原型]
(人教版化学必修
2P75实验3-4)
1.实验原理
H2SO4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2.实验装置
3.反应特点
4.反应条件及其意义
加热,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以浓硫酸作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
以浓硫酸作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
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可提高产率。
5.注意事项
加入试剂的顺序为C2H5OH―→浓H2SO4―→CH3COOH。
用盛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收集生成的乙酸乙酯,其作用是一方面中和蒸发出来的乙酸、
溶解蒸发出来的乙醇;另一方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酯的分离。
导管不能插入到Na2CO3溶液中,以防止倒吸回流现象的发生。
加热时要用小火均匀加热,防止乙醇和乙酸大量挥发、液体剧烈沸腾。
装置中的长导管起导气和冷凝回流的作用。
充分振荡试管,然后静置,待液体分层后,分液得到的上层液体即为乙酸乙酯。[命题角度探究]
1.如何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和乙酸?能否用NaOH溶液?
提示: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后分液;不能,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
2.向盛有饱和Na2CO3溶液和粗乙酸乙酯产品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石蕊试剂,有什么现象?
提示:溶液分三层,上层油状物(乙酸乙酯)与中间层交界处呈红色,中间层(石蕊)呈紫色,中间层与下层(饱和Na2CO3溶液)交界处呈蓝色。
3.如何鉴别乙酸、乙醇和乙酸乙酯?
提示:(1)用石蕊试剂。乙酸遇石蕊试液显红色;乙醇与石蕊试液互溶,无颜色变化;乙酸乙酯与石蕊试液互不相溶,分层。
用饱和Na2CO3溶液。乙酸与Na2CO3反应产生气泡;乙醇与Na2CO3溶液混溶;乙酸乙酯与Na2CO3溶液不相溶,分层。
4.加快乙酸乙酯生成速率的措施有哪些?
提示:加热,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催化剂。
5.怎样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提示:用浓H2SO4吸水,加热将酯蒸出,适当增加乙醇的量等均可使平衡正向移动。
[典题真题体验]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双选)( )
A.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B.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C.制备乙酸乙酯时,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
D.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1
答案:AD
2.下图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
实验探究16乙酸乙酯制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