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
物质的结构
〖教学目标〗
。
,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应用。
〖教学重点〗
有两种元素;第二、三周期各有8种元素,三个周期所含元素少,称短周期;
第四、五、六周期所含元素多,分18、18、32种,称周期;
第七周期未填,称不完全周期。
(2)族
元素周期表中有18个列,除第8、9、10三个列一族外,其余每个列称一族,共有16个族,即7个主族、7个副族、1个零族和1个第Ⅷ族。
其中,由短周期元素和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叫主族,分用ⅠA、
A⋯⋯ⅦA表示。周期表中,主族的序数就是主族元素的最外子数,即:主族序数=最外子数
完全是由周期元素构成的族叫副族,分用ⅠB、ⅡB⋯⋯ⅦB表示。由稀有气体元素构成的族叫零族,用“0表”示。由第8、9、10三个行的元素构成的族叫第Ⅷ族,用“Ⅷ”表示。
3.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的律
金属性通常用元素的跟水或酸起反置出的易程度,以及形成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弱,来判断元素的金属性的弱。非金属性通常用跟气生成气化物的易程度,或形成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弱,来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弱。
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随着核荷数的增,金属性逐减弱,非金属性逐增。因此,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减
4/10
弱,如NaOH>Mg(OH)2>Al(OH)3;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如H3PO4<H2SO4<HClO4(高氯酸)。
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着电子层数逐渐增多,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因此,其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如LiOH<NaOH<KOH;第ⅤA族元素,非金属性N>P,因此,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NO3>H3PO4。
1)化学键:相邻的原子间强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
2)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2、化学键的类型
分析:HCl分子的形成过程
1)共价键:
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共价键形成条件:一般在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易形成。
成键原因:微粒由不稳定结构通过电子转移共用电子后变成相对稳定结
构。
成键微粒:原子。
共价键的类型:
①极性共价键:不同的非金属原子之间或非金属与金属原子之间。
②非极性共价键:相同的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
知识拓展:用电子式表示HCl分子的形成过程。
5/10
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用.。
2)离子键:
定义: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离子键形成条件:活泼金属元素原子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易形成。
中专化学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