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__年
南京城墙导游词
南京明城墙是“人穷其谋、地尽其险、天造地设”,此言不虚。下面是第一带来的,仅供大家参考。
篇一:南京城墙导游词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中三座瓮城相连,三道瓮城形成“目”字型封闭格局。城堡的
东西两侧,有两条宽 11 米的登城马道,是战时运送军用物资
上城的快道,也是将领驱马直上的通道。马道、内墙使守兵可
居高四面向下攻击,令突入之敌无处遁逃。在中华门城堡内,
有 27 个大大小小的藏兵洞,藏兵洞是供士兵休息及摆放一些
备战的物资的地方,南面第一道城门的底层两侧各有 3 个,登
城马道下各有 7 个藏兵洞,第二层还有 7 个藏兵洞,可以藏兵
3000。在从两侧的马道继续走,可以到达第三层平台,明代时
第三层上建有镝楼,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了,它毁于日本侵略
者的战火。现为平坦楼台。中华门城堡每道瓮城都有一门一
闸。每道拱式门都是双扇铁皮包裹的木质大门,洞内设有可以
上下启动的千斤闸,每道瓮城上正中原原都设有一个小城楼,
楼内有升降千斤闸的绞盘车,现在升降千斤闸的绞盘车已无
存。现在城门洞两侧可以见到从底到顶宽 20 厘米的石槽就是
当年升降千斤闸的长槽。但我们任然可以想象出,在冷兵器时
代。敌军攻破城门,涌入城内,城门里的千斤闸就会迅速降
落,切断敌人退路,将敌军困在瓮城之中,然后藏兵洞中伏兵
四出,或万千齐放,或礌石滚木齐下,歼敌于封死的瓮中,恰
如“关门打狗”“瓮中捉鳖”
中华门城堡在军事上是古城的一大屏障,对守护南京起着
重要作用,西有外秦淮,西南至北为长江,故此门极为重要。
1853 年太平天天国起义军和清军的一次次激
战、 19202__年辛亥革命时期江浙联军司令徐绍桢指挥部队与
张勋的清军殊死搏斗、最惊心动魄的是抗日战争中的南京保卫
战,国民党将领唐生智率领守军 84 师顶住了日军 30 多次进
攻,与日军展开肉搏战谱写了中华民族的正气之歌。中华门城
堡西面还有沈万三故居。研究古代京城的宫城、皇城、京城、
外郭可以了解古人生活的都城及建城的思想观念有重要意义。
篇二:南京城墙导游词
南京城的城墙高度一般在 14 米到 21 米之间,城基的宽度
为 14 米左右,顶部的宽度在 4 米到 9 米之间。大部分的城墙都先用花岗岩或石灰岩的条石做基础,上面再用大砖垒砌内外
两壁和顶部,内外壁之间常用碎砖,砾石和黄土层层夯实。城
墙顶部和内外两壁的砖缝里,都浇灌一种“夹浆”。这种夹浆
用石灰,糯米汁 ( 或高粱汁 ) 或再加桐油掺和而成,凝固后粘着
力很强,使城墙能够经久不坏。墙顶用砖铺成地面并砌成“雉
堞” ( 指城墙顶部靠外一侧的锯齿状矮墙 ) ,并有石制的泄水槽
以排出雨水。城基部分每隔一定距离也设有排水洞,将城墙内
南京城墙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