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城之南,镇之北.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城之南,镇之北
陈 晨 看到这个小镇轮廓的时候,感觉相当诡异。
这个小镇的人们是不是一直都被困在这里,矜持着这个小镇的尊严。他们似乎永远逃不出来。小镇的人们在这条河的两岸生活了多少年了。像是已经扎了根,不过总有一天会死去城之南,镇之北
陈 晨 看到这个小镇轮廓的时候,感觉相当诡异。
这个小镇的人们是不是一直都被困在这里,矜持着这个小镇的尊严。他们似乎永远逃不出来。小镇的人们在这条河的两岸生活了多少年了。像是已经扎了根,不过总有一天会死去。不过,死亡需要时间。
今天是个艳阳天。天气很好。我和Z打算去乌镇。它离杭州不远,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乌镇有青石板路。我幻想中的青石板路。经过岁月时光的洗刷之后显得相当光滑。踩在上面的时候,竟有些摇摇欲坠的感觉。
这条河的河水是青色的。像一条碧带,死死地将小镇围住。不让小镇的人们看到外面的世界。沿着一条很窄很长的街道一直走。那些生活在这个小镇的老人们对这些游客的脸不屑一顾。依旧话着家常。小镇的老人啊,仿佛与外界隔绝。他们的心,还扎在乌镇。
乌镇上有冰糖葫芦。很大,很长,很甜,很好吃。而且不粘牙齿。5元钱一串,一口气买了五串。准备带回去两串。剩下的,边走边吃。
Z和我去了一些展览馆。展示了一些江南的家具和字画。最感兴趣的是祭祀祖先的时候在房顶上挂一条活鱼。一直很喜欢某个地方特有的风俗。总感觉很古典,很传统,像被历史所触摸。
Z买了一顶印染的帽子,很酷,且很有艺术感。乌镇有很多印染馆,卖一些印染做的帽子,衣服和台布。大多是细绳麻布。很喜欢。那些粗粗的线条,有很质朴的感觉。
乌镇上的人很多。江苏人。上海人。香港人。还有别的国度的印度人,美国人。香港人给人的感觉总是有些浮躁,说话很快,而且说的是比英语还难懂的粤语。大多是拍几张数码照片就了事。
乌镇的北面是一个很大的集市。很喧闹。有酒楼。茶馆。小摊。卖着各种各样和小镇有关的东西。小酒馆大多装扮得很精致,靠河,吃饭的时候还可以看到乌篷船缓缓驶过。店主会在房梁上挂一些中国结、用印染花色蓝布编的小鱼。
Z和我打算去常沣街。这条街上的小摊相当多。有粗麻绳编织的手链。传说中的麦芽糖。乌镇的老人亲手做的青圆子。只拿出少量出来卖。
我在一家小酒馆的木门旁看到一只猫。黄斑猫。表情是祥和的。我拿着相机拍它,它没有逃走。只是抬起头,张开了眼睛。
它的表情和这个小镇是一样的。是迟钝的。
乌镇的中心有一个庙。我忘记了叫什么庙。里面看客很多,香客却不多。仅仅是一些不懂佛的游人,花几十块钱买来香烛点上,人走了,香烛还在,只留给小镇空荡荡的寂寞。
庙的旁边,有一条回廊。里面有一个房间。没有灯。原来是在演皮影戏。平日里,在电视里看到皮影戏的感觉是很无聊的。可当这些老人拉着二胡,敲着小鼓,在幕前摆弄皮影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把我深深震慑住,我无法挣扎。大人也像孩子一样,拿一条矮矮的板凳坐着,看一个个模糊的皮影一次次掠过,皮影讲述的是很简单的故事。一些可爱的孩子看到这从来没有见过的玩意儿兴奋不已。这些孩子和我一样都是可怜的。在物质生活中已找不到什么是可贵的。
皮影的黄色灯光还在我的眼前闪落。挥之不去。
还是习惯拿着相机一直拍。拍这个小镇不断变化的表情。

城之南,镇之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夸客客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4-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