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县环境质量报告书.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TTTj
县环境质量概况
2017年,县环境监测站在局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 对全县环境空气、地表水责任目标出境断面、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水质、噪声(城市建成区噪声、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国控重点污染 源等进行了例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为主线,以建设富强、科教、宜居、和谐为核心任务,紧抓中原经济 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突出新型城镇化引领,强力实施招商引资、项 目建设、改革创新“三大引擎”驱动战略,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着力推进城乡统筹,着力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经济社会实现了 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民营经济异军突起。民营经济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通过历届 县委、县政府的政策引导,发展壮大了特色装备制造、卫生材料及医 疗器械、防腐蚀建筑及防腐材料、饮食文化、食品加工五大优势产业, 培育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四大新兴产业, 同步大力发展以烹饪产业为主导的特色休闲旅游业。
现代农业发展迅速。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国家绿色农业示范 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了 “蔬菜、冬 枣、食用菌、肉牛养殖、良种繁育”五大现代农业基地,全县现代农 业面积已达30万亩,以肉牛养殖为主导的现代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 国家认证绿色农产品基地面积达66万亩,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产品62 个,居河南省第一位。已发展各类合作社630多家。
产业集聚优势凸显。按照省委、省政府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 系”发展思路和推进“四集一转”总体要求,着力扩大开放招商,完 善服务平台,推动产城融合,产业集聚区综合带动效应不断增强。先 后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起重机 械产业基地”、“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河南省信息化和工业 化融合试验区”、“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试点)”、“河南省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示范产业集聚区达标单位”、“河南省知名品牌创 建示范产业集聚区”、“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产业集聚区”、“河 南省招商引资特色产业园”。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坚持统筹城乡一体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 乡资金配置、城乡土地资源、城乡社区服务,推进城区现代化和镇村 一体化。城市建成区各项公共设施完善,水系环境优美,绿树蔚然成 荫,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初步形成了 以创业就业为途径、社会保险为基础,广覆盖的社会就业和保障体系 新框架,基本实现了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呈现出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繁荣发展新局面。
二、自然环境
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季节性降水差异较大, 春季多风少雨,夏季多雨较热,秋季气候凉爽,冬季较冷少雪。土层 深厚,土质较好,农用价值较高,矿产资源相对贫乏。
县为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境内无山,地势平坦低洼,海拔 57-69米之间,黄河大堤连接太行堤呈东北--西南走向贯穿全境,将 全县自然分为两部分:堤东为黄河滩区,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堤西黄河冲积平原,区内地势平坦,少有缓坡。土地总面积1051平 方公里。
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 季高温多雨,秋季气候凉爽,冬季寒冷少雪。季风进退与四季交换较 为明显,处于暖温与亚热带的过渡带,属于温暖半湿润平原地区。全 年春、夏、秋、冬分明,气候变化非常明显。
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
、历史演变
仲由,. 子路为蒲城第一任县宰
隋初仍名县。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移县治于妇姑城(今 城南司坡一带),因该城西南有古匡城,故改为匡城县;同年又于韦 城(在今滑县东南妹村)置县。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废匡城县并 入,皆属东郡。唐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仍分匡城、两县,皆 属河南道滑州。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废县又并入匡城县。五代时, 后梁改匡城为,属东都开封府;后唐改为匡城县,属汴州;后晋匡城 仍属之;后汉、后州不变,以至于宋。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 为避太祖“匡”字讳,改匡城为鹤丘县。大中详符二年(1009)
年复 改为县。自隋至金初历时608年,县治皆在今司坡一带。
金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改道,自阳武东流,为避水患, 于泰和四年(1204年)迁县治于苗寨乡柳冢一带。
元初,曾改县为保保州,不久仍改为县。金、元两代计165年,县治 均在柳冢一带。
明属大名府开城。洪武二年因黄河水患,迁县治蒲城镇,即今县 治所在地。清属直录省大名罕,民国18年改隶水河北省,属之。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日伪、搞日民主政府并存。1941年,中共 领导的冀、鲁、豫行署第四专署决定将县河东部分北部划归东垣县抗 日

县环境质量报告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263 KB
  • 时间2022-04-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