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不排水下沉施工方案
2
3
4
主要施工工艺
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本工程采用三管旋喷桩,平均桩长8m,桩体直。沉井内外模板均采取竖向分节支设,~,模板循环倒置使用。先支井体内模,一次支到比施工缝略高100mm,竖缝处用90mm×90mm方木支撑在内部脚手架或竖井架上。外模分两次支设,内外模均支到施工缝略高100mm 处,竖缝用木方及Φ12mm拉紧螺栓紧固,间距500mm,在螺栓中间设100mm×100mm×3mm 钢板止水片1道,止水片与螺栓接触的1圈满焊。,以防外胀,再设斜支撑支顶于基坑壁及外部脚手架上。
9
3、混凝土浇灌技术措施
(1)将沉井分成若干段对称均匀分层浇灌,每层厚300mm,均衡下料,以免造成地基不均匀下沉,使沉井倾斜。
(2)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在每段交接处,振捣范围应延伸至另段500mm处。
(3)每节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灌完成,第一节混凝土强度达到70%方可浇灌第二节。
(4)上下节井壁的接缝应设置止水带,接缝处凿毛并冲洗处理后,再继续浇灌下一节,并在浇灌前先浇一层贫石子混凝土。
(5)在井壁浇筑混凝土时,应停止挖土下沉,以保证安全,~,以便操作。钢制活动平台制作钢制活动平台采用桁架结构,,,,×4m。制作时,为防止过大的焊接应力,采用分件制作,整体拼装的方式,分为纵向桁架、纵梁、横端梁、横梁、面板和行走轮等部分。
,,为主要承受弯矩的矩形桁架梁,上下弦杆、斜杆和竖杆均为[14槽钢,中间竖杆间距为1m,共设6空。主桁架下弦杆为两根[20槽钢并列,中间开档140mm,以便安装行走轮,上弦杆为两根[14槽钢,,竖杆和斜杆均为[14槽钢。顶部用4mm厚钢板满铺,钢板与骨架连接采用双面交叉间断焊接,在面板下面设5道纵梁和5道横梁,型材为└70×70×7mm角钢。每个平台在主桁架端部各安装2个行走轮,共8个行走轮,行走轮采用钢质起重机行走轮,直径400mm,轮宽120mm,每个行走轮安装两只416型轴承。最后在钢板上履带下部铺设枕木以分散抓铲机对平台的压力,并起防滑和减震作用。
4、沉井下沉
10
沉井下沉是本项目的关键工序,下沉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进度。
沉井下沉系数计算
一般采用沉井下沉系数K≥~。判断沉井下沉后期是否需要压重。
验算公式:
K=(Q-B)/(T+R)=(Q-B)/[c×(h-)×f+R]≥
式中:Q——沉井自重及附加荷重;
B——被井壁排出的水重(kN),采取排水下沉时B=0;
T——沉井与土间的摩阻力(kN);
c——沉井周长(m);
h——沉井下沉高度(m);
R——刃脚反力(kN),刃脚挖土时取R=0;
f——井壁与土的单位摩擦力,取最小值20kN/m2;
K=[(×+×1)×××24-0]/×× (-)×20)=≥
由于下沉系数足够大,故推断沉井下沉后期不需要压重。
沉井抗浮计算
若地下水对沉井的浮力大于井壁及封底砼重量与井壁与土的摩擦力之和,可以采取在井壁上加载的方法抗浮
井壁及封底砼自重:
p=ρv=×[×1+(×+×1)××]=1988t
F=<p+f=1988+1207=3195t
因此,沉井在地下水浮力的作用下,是能够保持稳定的。
12
沉井下沉的技术措施
(1)做好下沉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拆模,拆除模板时,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外观检查,每次下沉时,须将井筒内的满堂架全部拆除。
(2)沉井下沉。 各项准备工作就绪,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能开始挖土下沉。
①刃脚承垫架的拆除。当井内土方由中间向四周均匀扩挖到刃脚附近时,先分段对称地掏土至刃脚处,深井在重力作用下第一次开始下沉,第二次再由中间向四周均匀挖至刃脚附近时,先掏剩余部分(承垫下面) 的土至刃脚下,抽除承垫架,再掏其余部分的土,沉井便开始第二次下沉。
②每次开挖的厚度不要过大, 开挖厚度控制在200mm左右。
③加强沉降观测与外观观察。第一
沉井不排水下沉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