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足球发展思路探究
刘春晓 摘要:从增强我国足球后背力量和加强球员素质为出发点,探讨了我国足球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足球;发展;足球队员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元,农村居民为2160元。而足球强国欧洲、南美洲和非洲等国家,足球是穷孩子摆脱贫穷、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许多贫寒子弟都以廉价的足球为首选,据有关资料统计,欧洲、美洲各国职业球员80%来自工人家庭。
(2)学生的出路问题。《体育事业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显示,1994年职业联赛以来,我均每年新吸收的运动员为105人左右,因此大部分学员将无缘职业足球。由于没有一个好的就业环境,学生家长不愿送自己的子女去足球学校学习。
(3)我国职业俱乐部在后备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有限。1995年,参加全国比赛的俱乐部或代表队不足i00支,青年队50支左右,大连、广州、吉林、沈阳、北京、江苏、广东7个俱乐部能够控制的后备人才数量是8~16岁平均为58人,17~20岁为28人,大多数俱乐部没有三线队伍。随着职业俱乐部逐步走上正轨,后备人才培养也有进步,俱乐部大多有了三线队伍,三线队伍的平均人数由1995年的28人上升为40人。但是,2000年俱乐部平均U-21队伍不足一支,平均人数为zO人,广州地区的两个俱乐部没有二线队伍。我国职业俱乐部产权关系不明确,俱乐部投资者更换频繁,很多企业和球队保持着一种松散的赞助关系,企业投资足球,主要注重投资后的广告效益,很难做出俱乐部发展的长远规划;谭建湘等1997年对国内18个职业足球俱乐部的调查表明,超过80%的俱乐部处于亏损和严重亏损状态,有时连一线队伍的投资都难以保证,更无暇顾及后备人才培养。
(4)足球学校数量减少,培养的球员素质低下。2000年我国足球学校遍地开花,而今我国也相应的出现了足球人口少与足球人口大量流失的现实,此时足球学校大量萎缩与倒闭的情况下,迫使各个足球学校为了生计而招收学员,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没有足球天赋的人群里面选出我国的人才、选出我们的国家队队员,导致国家足球队队员素质低下。
改革我国足球队员培养体制
(1)主管部门完善足球学校收费制度。如长期以来,足球学校收费缺乏明确的标准,直到1999年才公布了《中国足球协会足球学校暂行管理办法》,但是这个还不够合理,期待完善。
(2)健全培养体制,注重文化学习,走文化和体育双重选择之路。目前,从我国国情出发,要求对足球后备人才训练和培养加大投入,扩大训练基地并不现实;但挖掘现有训练体制的潜力,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速度,切实可行地解决经费等问题,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继续办好各级各类体校,重视早期训练,让足球运动员从小学生、青少年抓起,并注意各年龄组之间的系统培养,组建业余、半业余、专业到职业化的训练体制,并注重培训足球尖子,实行后备人才有奖输送制,调动和发挥大中小学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积极性,提高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速度、质量及一定数量,从根本上缓解足球后备力量危机状况应当是可行的。
2 对球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敬业精神。提高球员文化素质
笔者认为,敬业精神是一种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足
我国足球发展思路探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