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城乡互联结对共建调研报告范文.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城乡互联结对共建调研报告范文
根据区委结对共建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我队前期已与结对村-----XX县区辛冲镇邢榨村完成了全面的对接。我们根据该村的具体情况坚持双向互动,双向受益的基本原则,统一部署,制定计划,以促进帮扶村和谐稳定发城乡互联结对共建调研报告范文
根据区委结对共建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我队前期已与结对村-----XX县区辛冲镇邢榨村完成了全面的对接。我们根据该村的具体情况坚持双向互动,双向受益的基本原则,统一部署,制定计划,以促进帮扶村和谐稳定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脚踏实地地实施,使帮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结对村基本情况
我队结对村为XX县区辛冲镇邢榨村。,耕地面积1950亩,阔叶林面积200亩,水面800亩,全村15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湾,548户,2568人,劳动力总数1508人,从事第一产业602人,占40%,从事第二、三产业和常年在外务工的人数906人,占60%。该村系农业村,农业种植以粮绵油为主,水产、林木为辅,有1个预制品厂,2个养猪大户(每年出栏15000头),水面精养鱼300亩。目前该村人平均收入6300元。村集体收入为5000元。
该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主要产业不强。该村人口较多,人均土地面积较少,粮、棉、油、林种植以家庭联产种植为主,设施落后,农业灌溉基础薄弱,产业效益不高。二是发展的科技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该村青壮年劳动力长年在外打工,农村主要劳动力是中老年人和妇女,他们缺乏新技术、新信息,市场意识不强,思想相对保守,缺乏科技致富带头人、新技术、新模式难以推广和应用。
二、结合村情,因地制宜,我队采取的基本做法与工作措施
1、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我队积极联系与种养植相关的大专院校和科研基地,大力培训种养植业科技示范户,每个自然湾不少于2户,带动全村种养植业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2、百亩万头养猪基地是该村的重点项目,现在正在进行排污、除污相关设施的建设,我队积极帮助该基地向当地主管部门积极争取了许多相关优惠政策,使该项目能够更好地持续下去。
3、为了提高种植业的产业效益,经过长期的调查考证,准备进行有机水稻的种植,我队与市农业局进行联系,积极促进该项目尽早予以批复,并努力争取了更多的相关优惠政策和配套资金。
4、为进一步带动该村种植业的发展,引进新技术,我队帮助该村建立南瓜种植基地。及组织技术人员下乡举办多场新技术培训讲座,提高村民的种植技术。
5、加大力度整治村湾周边环境卫生和农田基本水利建设。通过干部轮流下乡帮扶与指导工作,积极引导,群策群力,共创文明生态村。该村的卫生状况有明显改善,农田的基本水利建设也有显著提。
三、我队干部下农村调研,发现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1、农业技术水平落后,科技文化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青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多为老人,还是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种植灌溉,这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的现代化。我们组织多次技术人员下乡,邀请镇农技站专家为当地种养户、群众讲授棉花、反季节瓜菜生产管理技术,帮助群众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老人接受

城乡互联结对共建调研报告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umumeiying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