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计划
随班就读是我国残疾儿童接受特殊教育的一种形式。对他们的教育如果只停 留在看管上,那么这些孩子在学校的时间是白白浪费的。随班就读的学生的适应 行为会低于一般人的水平,接受能力差,所以在很多时候都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对学习失去信心者一手扶肩,另一手握腕; 向前、向上抬起一侧上肢并且指向天花板,保持肘关节伸直;
二、肩关节外展活动
训练者一手扶肩,另一手握腕; 将一侧上肢在水平面上向外移动,与躯干成直角即可。
三、肘关节伸展活动 学生仰卧,训练者一手握住上臂,另一手握住腕部; 将肘关节由屈曲位缓慢地拉至伸展位。
四、前臂旋后活动,腕及手指伸展活动 学生仰卧,肘关节屈曲,前臂立于床面; 训练者一手握住上臂,另一手握住腕部,握住腕部的手使前臂做由内向外的 旋转动作;
训练者一手拇指将学生一侧拇指伸直,其余四指握在一侧拇指根部与腕部之 间;
另一手将手其余四指伸直,双手同时向手背侧压。
五、髋关节屈曲活动
学生仰卧; 训练者一手放在膝后部,另一手握住足跟并以前臂抵住脚掌,使足与小腿成
90 度角;
上抬小腿,使髋关节及膝关节屈曲。
六、 髋关节伸展活动
学生仰卧,训练者一手托住一侧膝关节,另一手握持足跟;
两手用力,使一侧下肢向上活动,伸展髋关节;
训练者一手固定一侧下肢,另一手将肢缓缓放下。
七、 髋关节外展活动
学生仰卧,下肢伸直;
训练者一手托住膝部,另一手从踝关节内侧握持足跟;
两手用力,水平向外活动下肢,髋关节外展。
八、 踝关节背屈活动
学生仰卧,下肢伸直;
训练者一手握持踝关节上方,另一手握紧足跟及跟腱并以前臂抵住脚掌。 向下用力拉足跟,使踝关节背屈。
第七部分
坐起与坐稳训练
教学内容: 坐起与坐稳训练
教学目的:
、通过训练使学生容易坐起来,且能坐稳;
、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为步行等下一步训练打好基础。
教学课时: 2 学时
教学过程:
一、 学生在帮助下坐起
学生仰卧;
让学生在坐垫移动,使一侧靠近坐垫沿; 将一侧下肢放置于坐垫沿外,膝关节屈曲(即小腿下垂); 学生将手伸到一侧,并推坐垫而起; 训练者将一手放在学生一侧肩部,另一手放在其髋部,同时用力,帮助学生 坐起来。
二、 自己坐起
学生仰卧;
学生自己挪到坐垫边,将一侧下肢插到一侧下肢下面; 用一侧下肢将一侧下肢抬起并移到坐垫外,一侧膝自然屈曲; 抬头,躯干向一侧翻转,手伸向一侧并用力推坐垫直至坐直; 同时移动腿到坐垫下。
三、 坐稳训练(又称平衡训练)
学生坐位;
训练者坐在其一侧,一手放在一侧腋下,另一手放在一侧腰部,将学生身体 重心拉向训练者;
训练者一手抵住一侧腰部,另一手压住一侧肩部,嘱学生将身体重心尽量移 向一侧;
学生叉握双手,弯腰并用手触足趾。
第八部分
上肢的训练
教学内容: 上肢的训练
教学目的:
、减轻上肢的僵硬;
、提高运动控制能力;
、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范围。
教学课时: 2 学时
教学过程:
一、 上肢负重训练
学生取坐位,手放在体侧,手指伸直并且分开,撑于坐垫(椅)面上,肘伸 直(可用手帮助);
将身体重心缓慢移至一侧。
二、 推滚筒训练
学生坐在坐垫旁,双手叉握,前臂放在滚筒上; 用健臂带动臂来回推动滚筒。
三、砂纸磨板训练
学生坐在砂纸磨板台旁;
两手分别握持磨具的柄,运动双侧上肢(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推拉磨 具。
四、 移动木柱训练 学生坐在桌旁,木柱及木柱板放在桌上; 学生双手叉握,并握住木柱将其移到指定的位置。
五、 翻扑克牌训练 学生坐在桌旁,桌上放一摞扑克牌; 用手将扑克牌一张一张地翻过来。
第九部分 转移训练
教学内容: 转移训练
教学目的:
通过训练实现坐垫、椅子、座椅及坐便器等之间的转移,以扩大活动范围,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课时: 2 学时
教学过程:
一、从坐垫上转移到椅子上
学生坐于坐垫沿;
将椅子置于学生一侧,斜对着坐垫(成 30〜45度角);
用一侧上肢支撑椅子远侧扶手,站起后以一侧下肢为轴转动身体; 臂部对准椅子,躯干前屈,缓缓坐下。
二、 从椅子上转移到坐垫上
身体一侧靠近坐垫沿,椅子斜对着坐垫(成 30〜45度角); 用一侧肢体支撑站起,手扶住坐垫面,以一侧下肢为轴转动身体。 缓缓坐到坐垫沿上。
三、 帮助学生从坐垫沿移动到椅子上 学生坐于坐垫沿,双足平放在地面; 训练者面对学生,以双膝夹抵学生双膝,将学生前臂放在训练者的肩上,双
手抓住学生肩胛骨的内侧;
使学生上身前倾,直至臂部离开床面;
使学生以健足为轴转动身体,直至臀部对准椅面,让其缓缓坐下。
第十部分
站立与行走训练
教学内容: 站立与行走训练
“随班就读”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