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平水韵”到《中华通韵》.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品资料,欢迎大家下载!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如有侵权,留言删除!
从“平水韵力到〈〈中华通韵>
总结了唐人,尤其是河南籍诗人杜甫的用韵规律, 这意味着 仍选中原语音为根底语音;还研究了当时北方尤其北京籍诗人刘 瞻等的用韵规律,这意味着精品资料,欢迎大家下载!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如有侵权,留言删除!
从“平水韵力到〈〈中华通韵>
总结了唐人,尤其是河南籍诗人杜甫的用韵规律, 这意味着 仍选中原语音为根底语音;还研究了当时北方尤其北京籍诗人刘 瞻等的用韵规律,这意味着增大了对金大都方言的兼容度;还把 南方如绍兴诗人陆游传到北方金地的诗词进行了研究, 这意味着
或多或少兼顾到了南方方言. 可以说,任何旧韵书都不如 平水韵 ,此书面世不久便被定为官韵,成为 金代后期乃至元、明、 推广的早期,平水韵〞,平水韵〞为文明诗国的繁 荣建立了巨大的历史功勋.
诚然,从<隋切韵>、<唐韵>、<宋广韵>到<平水韵>的 纵 向开展〞,到了平水韵〞这一代确实出现了根据韵文种类 横向分 家〞 平水韵〞而分家,由周德清在元泰定 元年修成<中原音韵>,这是由于北曲艺人要凭唱曲过活,一旦 声韵失谐,生计必然受损, 离,从而修成<词林正韵>〔其实基于平水韵〞的通押规那么〕,民 国时期的京剧界逃离从而修成<十三辙>.情况大同小异,根子 皆在变化了的语音.
语音一统旧韵渐衰
全国解放后,特别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推广普通话, 史无前例 的全国语音大统一的局面出现了. 统一语音跟统一音韵,此二者 ,我国推广普通话几十年至今,既以诗国 为傲,,新的韵书不能服众, 徒唤奈何!这境况, 憾,莫衷一是,做诗时也就平添了一份纠结,很不利于诗词事业 的开展,犹如残规画圆,, 地想一想
精品资料,欢迎大家下载!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如有侵权,留言删除!
,几十年来有多少诗人的多少信心和才思因此而化为乌 有?这猜问,,精品诗词歌赋创作疲软,精神正 能量传播不畅,主流价值观形成乏力,, 这〞,使人生忧.
,相对于普通话,任 何一本好的韵书的根底语音无论能覆盖、 兼顾多大区域,而在本
质上都是方言, 平水韵〞也是这样. 半水韵〞原本具有的广泛兼 容性的优良品质,,从注 音方法上讲,注音字母、汉语拼音方案较之反切注音是一次极大 飞跃,必然使得流行了一千七八百年的反切注音法老韵书大受冷 落〔马志伟:<十三辙新韵书>商务印书馆2002年出版〕.当然,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开展, 人们的解放,新诗歌取
代旧诗体,作者在韵律方面可以不受约束, 只是凭自己的韵感自 由创作.
1957年元月,毛泽东主席在与诗人臧克家谈诗时曾提议: 搞一本新诗韵 专为写新诗用的较宽的韵书.〞这里的 较宽〞,
应是相对于 半水韵〞〔106韵〕、中原音韵〞〔19韵部〕的较宽, 应是符合当前新诗写作实际状况的较宽. 遗憾的是,他老人家的
遗愿

从“平水韵”到《中华通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ritime_4
  • 文件大小12 KB
  • 时间2022-04-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