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架山水库供水防洪调度方案
审批:董立武
审定:郑建业
编制:李思明
校对:赵云辉
笔架山水库管理站
二O一一年七月十一日
1
笔架山水库供水防洪调度方案
笔架山水库是具有防洪、灌溉和养鱼等综合利用的水库。方式与防汛抢险指挥机构进行联络。
四、水库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坝包括
,1,、土坝:土坝工程已基本成型~~虽为多次间歇性施工~但坝体施工质量及坝基均未有显著的不利隐患~可以认为是基本合格工程。
,2,、坝前铺盖:根据铺盖等原图看~原工程未作铺盖就蓄水了~而现有的天然铺盖在坝脚处为破坏状况~在坝前60米处为原老河道切断了天然铺盖。
,3,、上游护坡:上游坝坡1:~采用预制板护坡~在马道以下为1:、砂垫层。
护坡石有近三分之一数量的风化石~其余为较坚硬的青石铺筑。风化石经水位变化的冲刷~现已风化成一堆堆砂质酥块~粒径为20-30cm。碎石垫层平均粒径约10cm~厚度10cm左右~也存在风化石已风化问题。
,4,、下游护坡:下游边坡为1:2~坝脚处有干砌石滤水堆址、排水棱体结构稳定无破坏现象。但一直没做护砌处理~虽隔一段距离设了一些平砌面溜水槽~效果并不好~需投资建设护砌。
,5,、下游减压沟:下游未作减压沟~但老河道在下游距坝脚20-30m丫字形流向下游。现在蓄水位在120-127m~下游左侧河道距坝脚30米处内出现渗漏清水~
5
高程左右~滤水坝址外10米以内~低洼地段渗水反浆~需续建处理。
2、副坝
副坝位于主坝南端原坡积土坡以南100米~接南坝肩。副坝为1976年整修续建设计时~采用的右岸无闸开敞式溢洪道开挖槽~~底宽67m~上口宽90m。
3、输水洞
输水洞为日伪时期修建开凿的隧洞~洞长102m~浆砌石取水塔~2台螺杆启闭机~平板钢闸门~出口为梯形底流消力池。目前输水洞渗水~个别部位岩石脱落~闸门槽缺损~闸门滚轮破坏~检修叠梁启闭不便~叠梁损坏严重等。
4、泄洪闸及泄洪渠
泄洪闸工程是按初步设计确定规模~闸底高程122m~闸孔尺寸6x7m~陡坡跌水~T型墩消能。泄洪闸下游的泄洪渠~自消力池出口起至汇入下游河道~坝下游主河道全长737m~通过三级跌水与下游河道底高程相接~此段工程由笔架山水管站进行系统管理~泄洪渠土质为粘土~~在通过设计洪水流量与校核洪水流量时~~。按消能计算~除第三级跌水下游河道水位偏低~不能满足淹没要求外~一、二级跌水均无消能要求~所以工程是可以满足设计要求~但问题出现在笔架山管辖三级跌水下段哈达密河道~由于从三级跌水往下渠道管理归集贤县管理~由于多年来农民种地河道堵塞严重~渠
6
道泄洪能力大大减弱~哈达密河部分渠段最大泄洪承受能力只
3有16 m/s~远远达不到水库汛期防洪要求。
五、库区兴建、消险加固及工程鉴定
该水库始建于解放前~1958年由笔架山农场自行规划设计和施工~1963年纳入国家计划~归由水利厅安排投资建设~1964年由农场完成了“笔架山水库续建工程扩大初步设计”并经原水利厅审核批准由农场自筹续建。1976年又由农场完成了“笔架山水库整修续建工程设计”~1985年由省水利厅科学研究所完成了“笔架山水库整体续建工程初步设计”~1989年完成了笔架山水库泄洪闸技施工程设计~1989年由笔架山施工~1991年竣工。
库区地质地层古老~处于以剥蚀为主的地质环境中。第四松散堆积厚度不大~分布于地势低洼的沟谷之中~简单水文地质~基岩裂隙潜水坡积层下孔隙承压水~-30m范围内。
笔架山水库大坝到目前为止未作过安全鉴定。
六、水库调度运用及影响范围
1 防洪调度: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兴利方面既有长计划~又有短安排~做到大洪不出险~大旱不缺水~少弃水多兴利。汛期利用天气预报系统和雨量观测点准确预报水情雨情~并结合笔架山水库多年运行的实际情况~在确保大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多蓄水~充分发挥水库作用~提高综合利用率。
7
2 主要运用指标:~相
3应库容2627万m。但由于主坝上游防渗铺盖未完成~所以水库的蓄水位必须逐步提高~并时刻注意水库的运转情况。~相应库容蓄水量
331910万m~~相应蓄水量180万m。根据笔架山水库工程现状以及下游河道的安全泄量~为确保水库本身安全~我们通过防洪计算~结合本流域
笔架山水库供水防洪调度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