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儿时的夏天阅读_儿时的夏天
因为父母的工作调动,儿时的我便成了地道的北方人。我的家乡是科尔沁草原上一家大型国有农牧场,背靠群岭起伏的大兴安岭余脉,前面是一望无垠、坦荡如砥的草原。
怀念儿时的夏天阅读_儿时的夏天
因为父母的工作调动,儿时的我便成了地道的北方人。我的家乡是科尔沁草原上一家大型国有农牧场,背靠群岭起伏的大兴安岭余脉,前面是一望无垠、坦荡如砥的草原。
儿时的记忆里,刻录最多的还是农牧场夏日里的故事。我家住在场部最东边一排房子里,站在院子里就可以听到“哗啦啦”的流水声。这是一条多年没有干枯过的小河,河南面东西方向架有一座木桥,场子里的职工们便称之为“东大桥”。儿时的记忆里,东大桥就是小河的代名词,就是繁衍欢乐的地方。燥热的中午,就会约上几个小伙伴跑到水里消暑。河水不是很深,身子蹲在水里,头露在外面。茂密的蒲草既能躲避太阳的暴晒,又能掩饰袒露的下身,我和小伙伴们会毫无顾忌地玩起狗刨、打起水仗。
夏季的夜晚是欢乐悸动的时间,青蛙整夜不知疲乏地叫个不停,那时也不非常理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意,只是喜爱跟小伙伴们趁着夜色潜入水中,惊起了躲避在蒲草中的青蛙,用柳条将其抽打,尽管青蛙是跳水冠军,也难逃伙伴们的如雨乱鞭。抓住青蛙后,胆大的小伙伴就会撕掉青蛙滑腻的外皮,用柳树条将赤裸的青蛙穿好,然后在点燃的柴草上烧烤,那香喷喷的味道,让我口水直流。那时尽管自己不能亲自捕获到青蛙,但是小伙伴们看在我捡柴草、拿火柴的表现上,还是会分给我一两只冒着香气的青蛙的。
每天放学后,就约上几个小伙伴,背上用野生榆树条子编成的小筐,拎上刨药材用的木把子铁镐头,徒步到离村庄西边不远的小山坡上刨药材。那时的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芪、柴胡。防风价格比拟高,晒干后,一等的每斤可卖到六角钱。小伙伴中一年里最多的可卖到几百元钱。我虽然体弱收获不多,但是父母从不要我的劳动成果,我的收获都拿出来与弟弟、妹妹一起共享,跑到供销社买上几十块水果糖、几斤饼干打打牙祭,有时还为家里买上几包火柴、几斤食盐。看到弟弟和妹妹脸上绽开的华蜜,听到母亲的表扬,心里甭提有多骄傲了。
夏天是一个充溢冒险的时间。场子里的职工粮食加工厂的房檐下,是麻雀繁衍后代的大本营,调皮的麻雀不停地在屋檐下刨开泥巴,衔来羽毛、柴草铺垫好后产卵孵化。小麻雀出壳后每天不停地“叽叽叽”地叫着,小伙伴们就会叠起罗汉把小鸟从窝里掏出来,每次掏鸟,我都是站在小伙伴的肩膀上。一次掏鸟时,我望见鸟窝里有一条蛇咬住了一只幼鸟,我马上告知下面的小伙伴鸟窝里有蛇,小
怀念儿时的夏天阅读 儿时的夏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