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检验骨髓检查
骨髓细胞可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检查,而最
简单、最实用的方法是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
它是诊断许多疾病(尤其是血液系统疾病)的
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骨髓细胞学检查可以了解
骨髓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形态和有无异常细
胞等,从血液学检验骨髓检查
骨髓细胞可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检查,而最
简单、最实用的方法是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
它是诊断许多疾病(尤其是血液系统疾病)的
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骨髓细胞学检查可以了解
骨髓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形态和有无异常细
胞等,从而协助临床诊断疾病、观察疗效、判
断预后。
(一)骨髓象检验的临床应用
临床上通常出现下列情况时,可作骨髓细胞学检查:
、成分、形态等异常者
、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骨质破坏、黄疸、紫癜等
(活检、标记检测、染色体检查等)
(二)骨髓穿刺方法
1. 部位的选择和条件
1).穿刺部位通常选择:
临床上成人较为常用的部位是髂后上棘、髂前上棘,若有特殊可在胸骨、胫骨处等进行穿刺。也可在X线下作定位穿刺。
2. 器 材
骨髓穿刺针一般见二种普通型和活检型。二者穿刺针无区别,活检型针后多一节套筒。
针管
针芯
套筒
把手
普通型 活检型
3. 穿刺操作
体位 定位 消毒 局麻 进针
抽吸 出针 推片
4. 取材情况判断
a. 取材成功— 抽吸瞬间患者有酸痛感;推制涂片
时有阻力感并见较多髓小粒和脂滴
— 推制涂片时无阻力感犹如推血片;
少见或未见髓小粒和脂滴
5.血细胞形态分析
包括粒、红、巨、淋、单、浆及其他细胞所发
生的共同特点。
① 胞体异常
大小、形态。
② 胞质异常
量、着色、内含物、颗粒。
③ 胞核异常
数目、大小、形态、染色质结构、核仁、异常核
分裂。
(三)注意事项
。
。
。
。
,穿刺后应予压迫。
。
(四).涂片和染色
骨髓液涂片较血液难,因骨髓液中含较多细
胞、髓小粒、油滴等。所以在推制时需采取慢速
加小角度,才能使涂片既薄又匀。
染色通常为瑞氏染色。在染色时间上要比血片
长一点,并尽可能使淡染时间长些,以增加细胞
染色层次感及细微结构着色感。另冲洗时间要长
一些以使细胞表面沉淀的染料冲干净。
(七)检测结果分析与报告方式
:一般资料 症状 体征
: 三系数量和质量
:简单扼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一般按照粒、红、巨、淋、单、浆等系统依次描
写。若遇某系有明显异常,应在首位详细描写。
:骨髓涂片检查提出的临床诊断
意见可分为;
— 骨髓呈特异性变化(白血病、MM等)
— 血、骨髓的改变可解释临床表现(贫血)
— 部分改变或少量异常细胞(MDS)
— 排除临床怀疑(ITP)
— 简明报告特征所见而不下结论
— 有效 无效
(八)骨髓象分析
1.小粒、油滴、色泽
2.有核细胞增生程度(极度活跃,明显活跃,活
跃,减低,极度减低。)
3.粒红比例(正常、增高、下降)
4. 细胞数量分析
①粒细胞系
增多- 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和杆状核
急性白血病等
急性早幼白血病
M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类白、中毒等
减少- 再障、粒缺、急性造血停滞等。
② 红细胞系
增多- 原红和早幼红、 中幼红和晚幼红
减
血液学检验骨髓检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