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是这个路口的“咽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接下来
为你整理了,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东南亚的位置与范围。
东南亚的自然地理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东南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地图,识记东南亚的位置及范围。
通过读《东南亚地形图》,对比地了解东南亚的地形特点及河流特点,从而了解对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
通过读《东南亚气候图》,明白东南亚的气候类型,从而了解其农业的分布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认识
一个地区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情况。
1
培养学生从综合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学会用比较的方
法,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
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东南亚的地形特点。
东南亚的气候类型。难点:
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对社会经济各因素的分布及其发展的
影响。
三、教学方法:图片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
四: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东南亚各国的人文景观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
学生的积极性。
2
新课教学:
一东南亚的位置与范围
【活动】找一找
展示《东南亚的位置图》,让学生借用地图册把 PPT图片中
的各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找出来,由两位学生进行回答。并指
出东南亚由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组成。
过渡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在自然环境上又有各自的特色通过
对两个地形区的对比进而掌握整个东南亚的情况。
二东南亚的自然地理条件
展示《东南亚的地形图》,让学生通过讨论回答下面问题去
发现其多在地形上的特点再进行归纳。
【讨论】
①中南半岛上有哪些主要河流
②这些河流大多数发源于哪里
地理东南亚知识点高中教学反思本章节是世界区域地理的初
始章节,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和了解区域地理的方法最为重要。
本节课是学习《东南亚》的第一课时,主要是学习东南亚的自然
3
地理部分。由于学生已学习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具备相应得知识
背景,因此,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
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查找资料等方法来体验解决
问题的过程。教师只需要适时引导,提供资料,答疑解惑。同时
注意培养学生形
地理东南亚知识点高中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