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档高一地理必修二进行到第二章时,对知识点的归
纳也成为学习重点之一。下
中心地的服务范围理想中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
正六边形。
意义: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4、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
市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5、城市化的标志有:城市人口增加 ;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
中的比重上升 ( 主要标志 );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6、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拉力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 ; 城市
社会福利和保障程度高 ; 文化设施齐全 ; 城市交通便捷。推力
因素有: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 ; 农村收入低,社
会服务短缺 ; 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7、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
会进步的表现。
8、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①初期: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②中期: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但出
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③后期: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
趋缓甚至停滞。中兴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其中 1、 2
多出现与发展中国家, 3 主要出现于发达国家。
9、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有:发达国家
城市化起步早、 发展快, 城市化水平高,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而发展中低,城市
发展不合理。
10、 1) 城市化: 19 世纪到 20 世纪上半叶,表现为人口
由乡村迁往城市,成因是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
郊区城市化: 20 世纪 50 年代到 70 年代,表现为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成因是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
挤。
逆城市化: 20 世纪 70 年代到 80 年代,表现为人口由市郊迁往农村和小城镇。成因是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
再城市化: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表现为人口迁往市区,成因是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三 )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绿化环境。
不利影响: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对水圈的水质、水量和运动产生影响。对土壤层产生影响,改变大气成分,影响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大气水热状况。
2、大气污染:原因是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排出的烟尘,
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排放出
的尾气。后果是使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 危害人们的健康。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