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措施
防火防爆措施
1/15
防火防爆措施
第三章防火防爆措施
防火防爆技术是工业安全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各种化工生产过程,根据其使用的原料、过程条件和产品特性都。
正确选用传热介质
常用加热介质有水蒸气、热水、导热油、烟道气等;常用冷却介质有自来水、循环水、空气等。要避免选用与反应物性质相抵触的介质作为加热或冷却介质。
防止传热面结疤
结疤不仅影响传热效率,更危险的是因物料分解而引起爆炸。
热不稳定物质的处理
对热不稳定物质既要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不使其分解,又要在贮存时防止与高
温物体接触。
控制投料速度和投料比
对放热反应,要注意控制投料速度,避免“飞温”和冲料,注意投料顺序,对危险性
较大的生产过程要特别注意反应物的加入速度和配比,否则有可能进入爆炸范围,引起爆炸。
超量杂质和副反应的控制
反应物料中某些杂质的存在会导致副反应的发生,生成危险物质,引起燃烧或爆炸。
%。
为了防止某些有害杂质存在引起事故,可加稳定剂。%~%的硫酸、磷酸等酸性物作为稳定剂。
7、监测空气中易燃易爆物质的含量
在可燃气体、蒸汽可能泄漏的区域设置检测报警仪,以便及时发现处理泄漏点,防止和避免事故发生。
着火源及其控制
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能源主要有明火、高温表面、摩擦和撞击、绝热压缩、化学反应热、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击和光热射线等。
1、明火及高温表面
凡有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场所,都应尽量避免使用明火。
凡高温表面都需要采取隔热措施。这不仅是防火防爆的需要,也是防止伤人的需要。⑴易燃物质的加热应避免使用明火
一般可采用热水、蒸汽、矿物油等作载热体。
当用矿物油、联苯醚等可燃物作载热体时,加热温度必须低于载热体的安全使用温度,而且要注意防止载热体起火。
蒸汽锅炉或其他导热介质的加热设备的布置和建造要符合有关规范。
⑵在易燃易爆场所动火要办动火证
在易燃易爆场所,凡是动用明火或可能产生火花(高温)的作业都属于动火范畴,应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在积存有可燃气体、蒸汽的地方,没有消除危险之前,不能有明火作业;在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及设备内不得用普通照明灯具,必须使用防爆灯具;
防火防爆措施
防火防爆措施
5/15
防火防爆措施
3
防火防爆措施
防火防爆措施
15/15
防火防爆措施
运输工具如汽车、拖拉机等在未采取防火措施时不得进入危险场所;
对化学危险品的设备、管道,维修动火前必须进行清洗、置换。附近的地面、阴沟也要用水冲洗。
化工企业的动火标准:
可燃物爆炸下限小于4%的,%;爆炸下限大于4%的,%。
有人入罐、塔作业时,还应检测氧含量,氧含量>19%才能入人作业,可用空气通风来达到氧含量要求,严禁使用充入纯氧,以防造成富氧作业环境。
2、摩擦与撞击
摩擦与撞击能产生火花,成为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
尤其在处理燃点较低或起爆能量较小的物料时,特别要预防发生摩擦与撞击。
防止摩擦与撞击产生火花的措施:
⑴机器上的轴承等转动部件,应保证有良好的润滑;
⑵锤子、扳手等工具应用镀青铜或镀铜的钢制作;
⑶防止金属零件等落入设备或粉碎机里,以及落到地上;
⑷防止带压输送易燃气体或液体的管道破裂或接口松脱,造成喷射起火;
⑸凡是撞击或摩擦的两部分都应采用不同的金属(如铜与钢)制成;
搬运金属容器,严禁在地上抛掷或拖拉,可能碰撞部位要覆盖不产生火花的材料;⑺防爆生产厂房,地面应铺不会发火材料的地坪,禁止穿带铁钉的鞋;⑻吊装盛有可燃气和液体的金属容器,应经常检查吊绳、吊钩以防造成坠落,冲击发
生火灾。
⑼用钢管输送易燃气体,使用前要将管道中的铁锈吹扫干净,停车期间要防止空气进入管道引起生锈,防止气体流动与管壁摩擦产生高温粒子,成为可燃气的着火源。
3、绝热压缩
气体的绝热压缩使温度升高,是一个常见的热力学现象。绝热压缩的点燃现象,在柴油机中广为应用。⑴绝热压缩的热力学原理
把体积V1的理想气体绝热压缩到V2时,即压缩比为V1/V2,压力从P1变为P2,温度从T1变为T2,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P2/P1=(V1/V2)K
T2/Tl=(V1/V2)K-1
式中,K为气体的等压热容与等热热容之比(Cp/Cv),K称为压缩气体的绝热指数
防火防爆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