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工作情况汇报( 2011 年8月7日) 一、基本情况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坐落在福建省龙岩市城区虎岭山北侧, 是一座全面反映中央苏区( 福建) 及闽西在新民主义时期的革命历史类大型综合性专题博物馆。该馆是在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杨成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提议下于 1984 年奠基, 1989 年正式对外开放。 2009 年重新进行陈列改版和周边环境改造,现有馆舍面积达 30 亩,展览面积 5000 多平方米, 绿化面积 4500 多平方米, 馆藏文物近万件。建馆 20 多年来,共接待国内外观众 230 多万人次,温家宝、李长春、曾庆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到馆视察。近年来, 我馆被授予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井冈山干部学院科研教学基地、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国防教育基地、省社科普及教育基地、省党史教育基地、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先后被评为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最佳形式设计奖、全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单位、省文化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教育基地、省园林绿化单位, 并多次被评为市、区级文明单位。二、改版改造工作情况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 在主管部门的领导和老同志的关心支持下, 2009 年底,我馆按国家一级博物馆、全的标准要求,完成陈列改版和周边环境改造。改版后, 馆内设置《红色闽西》、《闽西英烈》、《闽西红土名人》、《中央苏区· 福建》等专题展览, 重点展示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闽西进行的伟大革命实践史实和闽西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历史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主题突出, 内容丰富。在挖掘大量史实和文物材料的基础上, 广泛吸纳了党史、革命史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红色闽西”主题。形式新颖, 注重互动。摒弃了过去单一的图片文物展览形式,主要通过文物陈列、展览版面、历史场景、大幅油画、雕塑、大型投影仪、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展览形式, 配以双屏转移、幻影成像、多媒体互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强调观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提高了教育效果。巧用空间, 虚实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的两个天井, 并采用场景与半景画相结合, 复制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特殊意义的旧址, 营造了历史氛围, 具有较强的艺术效果。广用文物, 服务完善。强化博物馆的功能作用, 大胆展示本馆珍贵文物,强化了历史感,并完善了各项服务设备设施。陈列改版得到了上级领导,老将军、老同志及其家属, 和许多观众的充分肯定。原曾庆红参观视察后, 赞扬:“老馆改出了新样子,很好!”;南京军区政委高武生中将认为,展览内容丰富、展线流畅;朱良才将军儿子、作家朱新春认为:“最具特色的红色根据地、最有特点的红色纪念馆”,并欣然捐赠珍贵文物给我馆。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省文物局局长郑国珍以及井冈山干部学院等许多专家领导到我馆检查指导工作时,均高度评价展览效果。 2010 年参观人数达 30 多万人次。我馆已成为融教育、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重要场所, 成为我市“红色文化”重要品牌。与闽西革命烈士陵园融为一体, 成为承载龙岩中心城市“红色文化”的主题公园, 201 0 年被评为“ 2009 年中国红色旅游
博物馆工作情况汇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