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港总体规划(20052020)
绍兴港总体规划(2005,2020)
环境影响报告书
( 简 本 )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ENVIRONMENTAL SCIENCE RESEARCH , DESIGN INS与《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绍兴市产业发展规划》是相符的。
本规划与《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年,2020年)》、《绍兴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上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及杭州湾绍兴工业新城区总体规划基本相符。
本规划与《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绍兴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是相符的。规划的大部分作业区与绍兴各县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地表水功能区划及环境空气功能区划相符,但规划的柯东作业区与《浙江省水功能区划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绍兴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存在矛盾,规划的上浦作业区(一)与《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存在矛盾。
本规划与其它相关的绍兴市土地、农业、旅游及水产养殖规划基本相符。
四、规划实施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结论
(1)地表水环境
规划港区建设施工期生产废水及营运期港区生产废水、船舶油污水可能对地表水体造成一定影响,须采取措施对污染进行防治;
3
(2)空气环境
规划的油品码头、化工码头、煤炭码头及水泥码头对环境空气质量有一定影响,须采取措施对污染进行防治。其余散货、钢材码头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3)声环境
规划实施后噪声污染主要来自船舶交通噪声、装卸作业机械噪声和集疏运交通车辆噪声。
规划作业区基本位于骨干航道两侧,执行4类声环境功能,在采取低噪声设备等措施加以控制后,厂界基本可以达标。但受集疏运道路车辆的影响,估计疏港道路两侧可能存在一定的超标区域,须采取措施加以防治。
(4)生态环境
规划方案实施,占地主要是农田、滩地,规划实施后整个评价区的景观要素构成仍然是自然成分占主导地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当地生态系统的特性。
建设期水体扰动SS升高、将对水生生物、渔业资源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总体影响不大。
港区的建设使土地由原来农田和养殖水面变为港口用地,改变了土地的用地性质和功能,原有土地上的生物资源、粮食产量将有所减少。根据现状调查,拟建作业区选址处多为稻田,没有珍稀动植物,所占用部分养殖水面不属于水产种苗规划区,养殖产品也以普通鱼类、珍珠为主,没有珍稀鱼类。因此,从整个绍兴地区而言,港区的建设不会造成该区域的生物量锐减和物种的多样性减少,也不会造成珍稀物种的消失。
本次规划各作业区拟选场址与水产种苗规划区块和渔业资源保护区基本上不相冲突,港区主要是沿着等级航道两岸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航道水域禁止渔业养殖,因此,船舶航运基本不涉及对渔业水域影响的问题。
(5)社会环境
本规划实施有利于绍兴市各城区的发展,促进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使城区布局趋向合理,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城区人居环境;
将促进绍兴市港口建设的现代化,促进绍兴港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保证岸线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促进临港
4
工业发展,实现港口产业化发展,加快推动绍兴交通现代化建设;
将促进绍兴沿“两江一河”及杭州湾地区城镇的发展,更好地为发展腹地经济服务;同时还将带动临港工业的开发、港口综合物流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水运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社会就业机会、提高人民收入,提高绍兴市GDP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港区规划建设将带来一定的拆迁量,涉及拆迁的人员基本以农民为主,城镇段拆迁量不大。对拆迁户应做好安置规划,并按一定的标准进行一次性补偿,尽量不改变拆迁户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避免对拆迁户的生活质量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对部分作业区选址、功能、规模及货种进行调整,调整方案见表2。
表2 作业区调整建议汇总表
作业区 须解决问题或调整建议 调整原因
染物的排放总量后方可建设 生态环境功能小区建设
开发活动环境保护要求 、城郊作业区 氨氮的排放总量后方可建设
先进作业区 取消危化品运输 与杨汛桥镇创建生态镇规划存在矛盾 上浦作业区取消危化品运输 运量较小,可改由附近通明作业区承担 (二)
城东作业区 限制规模,将来逐步撤并 未来城市扩大后与周边用地存在矛盾 五里牌作业区 限制规模,将来逐步撤并 未来城市扩大后与周边用地存在矛盾 朱家溇作业区 限制规模,将来逐步撤并 未来城市扩大后与周边用地存在矛盾
与越城区生态环
绍兴港总体规划(2005202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