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自然的加工十八世纪法国哲人伏尔泰的一句“生命在于运动”, 被人们奉为至理名言, 到处传播。但倘若我们把眼光放宽一点, 不局限于人类自身,便很容易发现另一个现象:寿命在于静止。请看,地球上能够作空间运动的东西,动物界的,真菌界的, 生物界的, 寿命都远不如不作空间运动的植物界、矿物界的长; 动物界中, 寿命较长的, 是善于静止休眠的龟蛇, 而不是那些擅长运动的飞禽走兽。据说, 世界上寿命最长的生物是绿茸线蛇, 可以活上千年, 甚至可能达到数十万年。但是,有如曹操诗中所说,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比起不会运动的矿物,比如石头,那就简直不值一提。地上随便捡一块石头, 请地质专家分析一下, 它的年龄很可能就有数百万乃至数亿年。这个道理,先民们早就知道了。我国历来有拿金石作人寿和名声短促、虚无的参照物的传统。汉朝古诗中,有“良无盘石固, 虚名复何益”(《明月皎夜光花》),“人生非金石, 岂能长寿考”(《回车驾言迈》),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车上东门》)等句子, 感慨相当深沉。懂得这个道理的咱们的先民, 为了使自己的姓名、事迹能够尽可能地传之久远, 万古流芳, 很早就开始把自己的姓名、事迹刻凿在石头上了。那便是石碑, 包括墓碑、纪功碑、纪念碑等等。虽然, 制作记姓名、记事迹石碑的历史似乎没有在龟甲、兽骨上刻画文字历史悠久, 但是, 石碑的保存时间肯定比在甲骨上刻字要长久得多。追求不朽是数千年来人类的共同愿望,今天网络上也有“江湖比的是寿命”的说法。据此, 我认为, 石头的精神大可玩味, 直白地说,很值得所有不愿意自己的身体和名声跟草木同朽的人们学习、效法。石头有什么精神呢?毫无疑问,就是坚持不动的精神,即所谓的“坚如磐石”。石头也并非都是能够始终坚持不动的,溪滩上,海岸边, 那些因为体积细小的石头, 因为热衷于随波逐流的运动, 都被磨成了圆形
对大自然的加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