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青青 荷叶青青短文
在湾子的东边,有一口池塘。
池塘是全湾人赖以生计的吃水塘。所谓吃水塘,也就是村民生活用水的池子:洗衣,做饭,洗澡还包括牲畜的饮水,都在这一片水面了下两下,裤子一甩,光着腚就跳进塘里,一个猛子就扎到了塘的中间。顺着大人扒开的荷路[由于荷叶梗子太粗太密集而分出的一条水路]到荷叶深处,挖莲藕,摘莲蓬,采荷花;肥沃的塘泥把那一支支荷梗养的粗肥高壮,象树枝般林林立立。假如不会游泳,你大可不用胆怯淹到了:只要手撑住荷梗就可以了,也不用担忧它会折断,而且在水里你会变的很轻很轻!
荷海的深处很凉快,哪怕是三伏的正午,里面也是清爽宜人,水温沁人。可能是长期没有太阳的照晒,冰凉的水中有一股淡淡的霉味!或许是习惯了吧,那种味道闻着还特安适,好闻。到此时此刻了鼻端还会有时嗅出那味道:腐乱的荷叶,莲藕的味儿!到农忙了,那些个姑娘媳妇们,叔叔婶子们顾不了那么多了,也会在荷塘中躲躲懒,乘乘凉,还会相互戏谑的开一些我们不怎么懂的黄色幽默或玩笑,那一阵阵欢快的笑声在池塘里漂浮很久很久!
父亲告知我,原来的池塘很深,深的地方有五六米多深,随着岁月的持续和摧残,加之农村起先的责任制,再没人搜捞塘底的泥巴了,每年的无节制的挖藕,也破坏了池底的平衡,就这样一年年的,池塘浅了好多好多,最深处也不过两米左右了!
儿时的记忆和水是分不开的!
记得有一次,也许是读小学三年级吧,下午的最终一节课是体育,我拿起书包就溜出了校内。学校离家有三四里地。一口气就跑回了村子。蹦蹦跳跳来到池塘边,还几的那天特殊的热,太阳很毒,外面的地里没一个人,连那些贪吃的牛儿都半睁着眼睛,有一搭没一搭的无精打采的躺在大树底下反臼着。我把书包藏到了树上,就跳到了池塘中。还记得那时的小伙伴没有谁不会玩水的[鄂西北方言就是游泳]而且水性都很好,有的一个猛子能在水下游几百米。我用手举着衣裤,几下就“踩水”到了荷叶的深处。那一望无际的荷叶象一片绿色的海洋;那一支支挺立的荷叶,象一把把撑开的大伞:一株株盛开的荷花那么的美丽,白色的,红色的,粉色的,还有几两棵长在一起的“并蒂莲”,正是荷花开放的时候,到处充满着花粉的香味,有时一只采花粉的蜜蜂不当心飞入了荷林之中。我扎住了裤口,一下就成了两个布口袋就起先摘那些香甜的莲蓬了!老家的莲子很甜,个也大,老的特香,而嫩的就特殊的甜。太多了,举目都是,不一会,就装满了那两个布袋子。荷叶遮住了阳光,也拦住了我的视线,走着走着就迷路了!四处一看,一样的水面,一样的荷梗,一样多的荷花,一样的阴凉。
我,慌了。因为曾经听父亲说过:有一个大人在里面困了两天一夜,更别说我一个小孩子了。我用劲的朝一个方向走着,也顾不了身上被荷梗刺划出许多的伤痕。时常的眼睛竭力的想找到岸边,想看到岸边的青草,还是徒劳。没有用,还是转不出去。有时一条水蛇从身边游过,还高高的仰着头,象在笑话我“没用”“没用”似的向我示威。我胆怯极了,大哭了起来,大声的喊叫着,可是没一个人回音。一边哭一边撑着接着走,装满莲蓬的裤子搭在了颈部上,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能绕出去!我累了,找一个挖藕垒起的高地休息了一会。荷塘的光线慢慢的暗了下来,天快黑了。或许,父母,说不定还有教师和伙伴们在四处找寻。不行,要再试试,定了定神,再次鼓起志气撑开荷梗,往前走。走了不多会,看到了一个直径一米左右的巨大荷叶,浮在水面上。上面一个鸟窝,松软的野草夹杂着羽毛的窝里有七个黄灿灿的蛋,比鸡蛋略小,我折了一片荷叶把那些蛋包了起来,又打起精神象前走。猛的,在荷梗的空隙中,我看到了岸上的泥土,赶快几下就扑出了荷叶的海洋,躺在岸边的泥巴上,人几乎虚脱了!哎,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
疲倦不堪的我真累了,累了·
“伢子啊。你怎么在这啊?还玩水啊?你爸妈还有好多的人在到处找你啊,快回去!”来挑水的堂叔大声的呵斥着。我赶忙跑到树上拿下书包,光着屁股,背着莲蓬,捧着鸟蛋向家里跑去!
荷叶青青 荷叶青青短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