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农村用电管理模式探讨.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农村用电管理模式探讨
“两改一同价”(即农村电网和农电体制改革,城乡同网同价,以下简称“两改”)后的同网同价工作正在全国各地实施,供电企业正逐步对农村的农户直管到户。
可以看到,通过网改、体改,解决了原农村管电农村用电管理模式探讨
“两改一同价”(即农村电网和农电体制改革,城乡同网同价,以下简称“两改”)后的同网同价工作正在全国各地实施,供电企业正逐步对农村的农户直管到户。
可以看到,通过网改、体改,解决了原农村管电体制下造成的电价、电费过高,农民用电负担过重的现象。我们通过对XX省部分地(市)的调研,“两改”虽然给广大农民带来了不少实惠,但通过一段时间的运作,目前也暴露出不少新问题,尤其是目前的管理格局,有待我们对农村用电管理模式重新认识。
(一)“两改”后现行农村用电管理状况分析
(1)管理方式。“两改”中,除对农电网络由国家投巨资整改外,对原来的乡(镇)电管站进行改编,统一纳入县级供电公司,按区域编入相应供电所或新设供电所,供电所按行政村分片设置若干个电工组,其人、财、物由县级供电公司直管;对原来的村(组)的集体电力资产,按国家有关文件要求从宏观移交给县级供电企业;对农村管电人员(即现行的农电工),由县级供电企业面向原有的村(组)电工和社会人士招聘。由招聘的农电工负责直抄到户。改变了过去由供电企业只抄表到农村台区的做法,取消了中间层管理。
(3)出现的问题。前面说过,“两改”后,按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原有农村集体用电资产在宏观上移交给了供电企业,但实质上并不完全到位,起码说法律手续不全。在这里,且不说供电企业增加经费和风险,并假定这两项都很小,单说比较现实、比较实在的问题,一是农村电网的特点是点多面广,住户分散,有平原,有山区,有丘陵,与城镇居住环境相差甚大,不要说全国或者一个省,就是一个地(市)或者一个(县)市,地理位置相差很大,有的一个村方圆几十平方公里,居住几十户人家,再加之产权关系、权力关系、责任关系、人员关系、治安关系、社会关系;一个农电工,两个农电工,根本无能为力,往往会出现农村电力设备无人管的“真空”。私拉乱接,挂“飞火”,尤其是遇到农忙季节和排灌季节,不要说漏电、偷窃电,就是正常的电网安全,单靠供电企业根本顾不过来,这给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和保护带来很大的难度。如果发生配电变压器和线路被盗,恢复供电最快也要好几天,根本不能满足农村正常供电。正因如此,农村电力设施单靠供电企业延伸管理,根本就不可能管理到位。过去,村(组)管电,牵涉家家户户,电力设施的更新或改造发生的费用各家各户都要负责,也就是说,不管被盗还是自然损坏,农户都要出资。这就自然形成了农电设施人人管的局面。二是“两改”后,虽然产权只是宏观上移交到供电企业,但村(组)就撒手不管了,受大政策和媒体的导示,对电力设施更新或维护的责任就自然落到了供电企业;而且,由于供电企业直抄到户,原村干部管电、用电的特权被取消,使部分村干部对目前的农电管理方式持消极态度,甚至于抵触情绪。加之被招聘的农电工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差异,即便供电企业承诺再好,对农村供电可靠性根本就不可能确保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对一些电力设施丢失和破坏严重的地区,可能会更差。比如在边远地带,对配电故障很难短时间消除;这不光是受钱和

农村用电管理模式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