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清改质项目岩土工程勘察
沥清改质项目岩土工程勘察
沥清改质项目岩土工程勘察
工程编号:DC07008
60万吨沥青改质项目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 书
(详细勘察阶段)
工程》(JGJ79-2002)
(6)、《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7)、《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88)
(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
(9)、《山东省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K14—S3—2002)
(10)、《工程勘察委托书》等。
4、工作量布置及完成情况
(1)、工作量布置
根据该建筑物特性、场地工程地质特征和“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任务书”的要求,本次勘察按拟建场地采用方格状布设勘探点,共完成勘探孔24个,间距为26.70-30.00m,勘探点深度为20。00-25。00m.
(2)、完成工作量
本次勘察的外业工作于2007年2月3- 5日进行。共计完成工作量:
(2)—1、钻探及取样
该工程钻探机械采用DPP—100型汽车钻机,共完成钻孔11个,总进尺235。00m;取不扰动土样97件;扰动土样25件,钻进工艺上部采用螺纹回转钻进;下部采用泥浆护壁回转钻进;取土器采用活塞式薄壁取土器,用压入法取土。
(2)—2、静力触探试验(CPT)
本次勘探共计完成静力触探孔13个,,测定地基土的锥尖阻力qc及侧壁阻力fs,测试设备采用全液压传动触探车,测试仪器采用ZSJ-3型静探数据自动采集仪.
沥清改质项目岩土工程勘察
沥清改质项目岩土工程勘察
沥清改质项目岩土工程勘察
(2)-3、标准贯入试验(SPT)
本工程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35次,主要对饱和粉土及砂土的液化进行判别以及确定其均匀性及承载能力.
(2)-4、土工试验
该工程进行了室内不扰动土样的常规试验97件(液限采用76g瓦式圆锥仪法,塑限采用搓条法),压缩试验97件,剪切试验41件,颗粒分析试验25件,水质分析试验2件。
勘探点由我院测放,高程采用假设高程系,以南海路中心线与拟建场地东侧延长线交点为原点,假设高程为5.00m.(见平面图标注)
二、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1、气候特征
寿光市北濒莱州湾,属暖温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具有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爽凉有旱,冬季干冷少雪的气候特点.据寿光市气象站气象资料,,蒸发量2029.5毫米, %,年平均地面湿度15度,。
2、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该场区在大地构造上,寿光地处鲁西隆起地区的东北部,济阳拗陷区东端,沂沭裂带的北端西侧,具体处在济阳拗陷区的次级构造单元-潍西凹陷的中区偏北部,新生带断陷盆地之中。市域周围200KM范围内共有两条强震活动及一条中强地震活动带,即沂沭强震活动带、燕山-渤海强震活动带和惠民中强地震活动带
沥清改质项目岩土工程勘察
沥清改质项目岩土工程勘察
沥清改质项目岩土工程勘察
。
3、地形、地貌
该场地地形较平坦,,,.
寿光市地貌类型主要为小清河- 弥河冲积平原,自南而北可分为寿南缓岗区、中部微斜平原区和濒海浅平洼地区。该场区地貌单元属于濒海浅平洼地区。
4、地层
根据野外钻探揭露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构成拟建场地的主要地层属于第四系小清河- 弥河冲积平原沉积土层。在勘察深度内将地层划分为9层,按一般工程地质性质的差异,分层详述如下:
(1)层:耕植土(Q4ml),黄褐色—灰褐色,表层含较多植物根系,下部以粉质粘土为主,夹粉土薄层,土质不均匀。厚度:-,平均0。78m;层底埋深: 0。60-0。90m,平均0。78m。
该层qc=(MPa),fs=58。4(kPa)
(2)层:粉质粘土(Q4al),黄褐色,夹粉土薄层,粘粒含量较高,土质较均匀,可塑—软塑,摇振无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2。60m,平均1。09m;层底埋深: 1。20-,.
该层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如下:
项
目
最小值
Xmin
最大值
Xmax
平均值
Xm
数据个数
n
标准差
σ
变异系数
δ
W(%)
26。3
29。4
28.0
7
1.00
0。04
γ(kN/m3)
19。1
18.7
7
0。40
0。02
e
0。771
7
wL(
沥清改质项目岩土工程勘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