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不起.doc1 孩子,对不起【摘要】循循善诱,是当好班主任的基础,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心理品质的共同要求。草率从事管理不好班级,简单粗暴说服不了学生,耐心教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那天,我却丢失了“耐心”。第二天,我向学生道歉, 求得学生的原谅, 并力争做一个有思想有计划有科学性的班主任。后来与学生交流,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学生终于认识到在集体中生活应该如何与人相处。老师不断地关注,长期地关心,孩子终于管住了自己, 战胜了自己,成为班上的文明学生。【关键词】不理睬对不起引导战胜自己好不容易逮了个机会躺在沙发上,结果被一个着急的声音给叨扰了: “张老师,臣臣又在教室里调皮,把宏宏的眼睛踢了。。。。。。”我一听,又是臣臣,心里气得炸毛,轻启嘴唇:“去把臣臣叫来反思。”几分钟后,便见臣臣的身影在门口晃了一下,然后自觉地站到一边去了。午会时间到了, 我告诉全班同学, 以后遇到这种事情, 应该先把发生矛盾的同学隔开, 避免他们再次发生矛盾, 然后给他们讲道理。如果同学听得懂道理, 不再发生矛盾了, 就可以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如果同学听不进道理, 就请他到教室后面反思自己的行为; 如果班干部不能处理好这些事情, 立刻报告老师。班干部们点点头, 似懂非懂。我希望他们能做这些事情, 至于做得好不好, 可以锻炼。今年处理不来, 明年就可以继续努力嘛。但是班干部的胆子越练越大, 管理班级的能力越来越强, 老师的负 2 担越来越少。小算盘是这样打的,可现实又怎样呢? 下午两节课, 臣臣上课去了, 不知他继续调皮不?这样的学生我该如何教育, 怎样帮助。哎, 现在的孩子好难教啊! 要是我班的男孩子都像女孩一样乖巧懂事, 那该多好啊!但, 行吗?美国心理学家斯托奇说过:“不要幻想所有的孩子都是我们眼中温顺的绵羊, 很难想象一条大河中只有中规中矩的舒缓, 没有湍急和咆哮会是什么样, 逾越规矩, 桀骜不驯是充满亲和力的表现。”是的, 在学校像这样的调皮孩子哪个班都有, 年年都有。长大了不就好了吗? 晚上,我在 qq 群里把情况简单告知了家长,让家长面对这个跳动的男孩,让家长明白管理孩子的困难,让家长懂得老师的艰辛。没有想到, 一会儿孩子的妈妈就回复了我的留言: 孩子回家后也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们,但事情并不是同学说的那样,孩子正委屈着呢。经过妈妈的指导, 孩子已经明白了道理, 但心里始终觉得冤枉。请老师放心, 孩子不会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的。看着妈妈的留言,我傻眼了,我心慌了,我汗颜了。道歉,给孩子道歉,才不至于给孩子的心灵留下阴影。第二天,我心平气和地找来了几个孩子,终于弄清楚了事情的经过。我抚摸着臣臣的肩膀,先是告诉他以后该怎么做,然后真诚地给他道歉: “臣臣, 对不起, 老师错怪你了。你能原谅老师吗? ”他的声音里带点沙哑,脸上却无法漏出笑容,有点委屈地摆手道:“没关系,没关系,我不会怪老师的,是我自己的错。”哎,好个“是我的错。”我在心里感谢孩子的宽容,孩子的大度。终于又有一天, 臣臣又动手了。办公室里只有我一人, 我控制住自己 3 的情绪, 心平气和地请他到办公室谈谈事情的经过。清楚了事情的真相后, 知道这里面不全是他一个人的错误。可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道理我还是明白的。我降低语调, 叫他坐在椅子上, 我们俩面对面, 仿佛一对朋友。“知道手的作用吗? ”他点点头,说道:“写字、吃
孩子,对不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