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液限粘土填筑路基施工技术探讨.doc1 高液限粘土填筑路基施工技术探讨摘要:我国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公路建设地形、地质复杂多变,高液限粘土是公路路基施工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不良填土, 因其特殊的物理性能, 作为填土对路基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在施工中调运其他填土不仅增加了施工成本, 还延长了施工时间, 因此提高施工工艺, 改良高液限粘土性质,合理利用高液限粘土填筑路基不仅能够有效利用资源,减少浪费, 对按时完成工程建设, 保证建设质量, 减少资金投入也是大有裨益的。关键词:高液限粘土;路基;施工引言高液限粘土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 主要集中在南方多雨地区, 气候潮湿, 降水量丰富, 山地多而险要, 碳酸盐类岩石随处可见, 经长期风化后形成了红粘土、高液限粘土, 这类土质含水率高、塑性指数大、水稳定性差,会对路基质量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随着建设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 以及工程建设经济性的因素考虑, 节约土地资源, 减少废方, 提高对环境的保护, 合理有效地利用高液限粘土成为必然的趋势。根据相关规范规定, 红粘土、高液限粘土不可直接作为路基填土使用, 那么就需要通过对高液限粘土的性质改良以及施工工艺的控制来保证路基质量, 提高高液限粘土的使用率,预防公路后期病害,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是十分必要的。 1 高液限粘土的定义和特性 2 高液限粘土是指液限含水量大于 50% , 塑性指数大于 26 的土, 按照规定, 这样的土一般情况是不能直接用作填土进行填筑的, 必须经过适当的技术处理。高液限粘土颗粒比较小, 渗水速度慢, 含水率高, 在处于浸水状态时稳定性差, 呈流态; 当土失水时, 又容易收缩发生干裂, 因此在施工时不易晾干和压实, 且土在干燥状态时又有一定的强度, 但很容易被压碎。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红粘土与高液限粘土路基施工技术指南》,我国的红粘土与高液限粘土多由灰岩和白云岩等碳酸盐类母岩风化而来, 一般分布于中低山及缓丘的山坡上, 风化程度高, 粗颗粒含量少, 液限多在 50% ~ 75% , 个别超过 90% ; 塑限多在 28% ~ 42% 之间, 天然含水率多在 35% ~ 50% 之间, CBR 值多在 3~ 15 之间,分布范围较宽。由于高液限粘土的物理特性, 在施工前必须对高液限粘土进行土工试验,测定含水率、 CBR 、自由膨胀率和矿物质成分等试验。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F10-2006 ) ,对于湿粘土、红粘土和中、弱膨胀土中可以直接作为填土填筑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填料液限在 40% ~ 70% 之间,填料用于上路堤时最小强度 CBR 值要大于 4 ,用于下路堤时 CBR 值要大于 3; 碾压时填料稠度控制在 ~ 之间; 压实标准可比施工规范的规定值降低 1%~ 5% ,具体数值必须根据不同土质等情况通过试验确定,土质的最大干容重应按湿土法制件;但绝不能作为路床、零填及挖方 0~ 800mm 内的填料。 2 高液限粘土路基常见病害高液限粘土在填筑路基时常存在以下问题: 天然含水率高, 很难降至 3 最优含水率; 液限高, 浸水后能长时间保持水分; 水渗透性差而不易压实; 水稳定差遇水易崩解。作为路基填土如果处理不当, 会引起路基沉降变形、开裂、坍塌等事故,严重影响公路质量和正常使用。 沉降高液限粘土由于其特有的物理性质很容易受
高液限粘土填筑路基施工技术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