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实验7 交叉迁移.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交叉迁移谭静茹(组员:谭静茹杨靖臧小贤陈瑾瑾宋璐)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丹阳师范学院,镇江 212310 ) 摘要本次实验通过比较用优势手学习镜画的熟练程度不同时对非优势手的迁移效果, 和比较前人的研究结果, 学习前后测验法的实验设计。结果表明:1、优势手练习对非优势手有正迁移作用;2、迁移的效果与优势手的练习次数没有关系。关键词交叉迁移镜画非优势手 1、引言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时, 往往会受到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影响。这种先前的学习影响后来学习的现象就是学习的迁移。由于先前的学习在内容和方式上的差异或相似,两者间的影响又可分为正迁移(起促进作用)或负迁移(起阻碍作用)。研究学习迁移常用的实验设计之一是前后测验法。前后测验法一般是用于动作迁移实验的一种常用设计。如果把两种学习的作业分别称作 A和B ,则被试学 A 前后都测试被试学 B 的效率, 目的是看看学 A 对学 B 有没有影响,比较第二次测验 B 的结果比前一次测验 B 的结果,是进步还是退步了。如果退步了,则 A对B 有阻碍作用,如果进步了,则 A对B 有促进作用。还有一个问题在于,第二次测验 B 时被试已经获得一定的练习效应,因此练习效应也会使第二次测验结果有所进步, 那么后一次测验确实比前一次测验的结果有所进步, 此进步能否完全归诸于 A 的影响, 还是需要考虑的。因此需要一个控制组,控制组只对 B 前后做两次实验,而不在中间插入学 A 的活动。这样,把控制组第二次测验 B 之结果从实验组第二次实验 B 之结果中减去,则可看出学 A 对学 B 的迁移作用了。前后测验法的实验具体安排如下: 前测学习后测实验组测验 A 学习 A 再测验 B 控制组测验 B—再测验 B 但这样安排必须使实验组合控制组的被试最初学 B 的效率相等(在第一次测 B 以后按被试学B 的效率把被试分成相等的两组就可以了)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假设如果 A对B 没有影响,则第二次测验 B 的结果两组应该相等。如果 A和B 两种作业难易相等,只用一组被试先练习 A 再测验 B 也可以检查 A对B 有无迁移作用,其具体实验安排为:练习 A----- 测验 B ,其中 A和B 为难易相等的作业,这样,作业 A 的练习即可代替作业 B 在练习 A 以前的那一次测验。如果在此安排中测验 B 的结果比 A 的练习结果有所进步,则表示 A对B 有正迁移效果:反之,则 A对B 有负迁移效果。 1910 年 首创的镜画实验是研究动作学习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让被试通过镜子来看一个图形,用小棒或铅笔在图形上描画。镜中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相比,上下倒置左右不变。因此, 看着镜里的图形描画从左到右的线条时要求平常的眼手协调, 而描画从上到下的线条时,则必须与平常的眼手协调相反,当描画一条斜线时,则其上下成分与平常的画法相反,其左右成分与平常的想法相同。初做镜画的人会感到十分困难,但经过练习则进步很快。镜画实验的结果表明:一只手做镜画对另一只手有正迁移作用。例如,有一个用前后测验设计的实验结果如 12-1. 。表中数据是 26 人用非优势手画一遍镜画所用的时间和错误次数的平均数。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用优势手练习一小时后,非优势手描画的时间减少了 82% ,错误次数减少了 76% 。控制组在休息一小时后, 时间只减少了 46% , 错

实验7 交叉迁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xingmaoj
  • 文件大小76 KB
  • 时间2017-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