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记忆.doc我的读书记忆“死人,有灵魂吗? ”这句话出自哪本书? 祥林嫂死前问了鲁迅一个问题,鲁迅也不知道。但我知道, 人死后是有灵魂的。有些人早已离我们远去, 但我们却依然能感受到他们的灵魂所在。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书时,你就会发现一个不屈的灵魂;当你读苏联作家尼古拉· 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 你会发现一个顽强的灵魂; 好的文学作品正如好茶, 啜饮一口都会历久弥香……读《宋词 300 首》时,特别喜欢苏东坡的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 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 1076 年苏轼贬官密州,时年四十一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 时值中秋佳节, 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 内心颇感忧郁, 情绪低沉, 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 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性, 又有情趣, 很是耐人寻味。它的意境光阔, 胸怀乐观而旷达, 对明月的向往之情, 对人间的眷恋之意, 以及那浪漫的色彩, 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 词作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沉郁而浪漫的灵魂。其实, 人活着时就是有灵魂的, 你在孤独时, 就能发现你的灵魂所在。因苏东坡,想到他与好友佛印的故事。一天, 苏东坡对佛印说:“以大师慧眼看来, 吾乃何物? ”佛印说:“贫僧眼中, 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苏东坡听朋友说自己是佛, 自然很高兴。可他见佛印胖胖堆堆, 却想打趣他一下, 笑曰:“然以吾观之, 大师乃牛屎一堆。”佛印听苏东坡说自己是“牛屎一堆”, 并未感到不快, 只是说:“佛由心生, 心中有佛, 所见万物皆是佛; 心中是牛屎, 所见皆化为牛屎。”“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一个人自己心中不快, 所见之人也不快, 所见之
我的读书记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