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说词话女性美
刘汉生 摘 要:时下,李宇春、小沈阳等明星正在迅速窜红,随之产生的中性人审美标准也在自然生成。走在路上,你是不敢十分肯定地判断一个中学生的性别的。本文就结合当前学生实际来谈谈当前女生的中性化。
关键词:女诗说词话女性美
刘汉生 摘 要:时下,李宇春、小沈阳等明星正在迅速窜红,随之产生的中性人审美标准也在自然生成。走在路上,你是不敢十分肯定地判断一个中学生的性别的。本文就结合当前学生实际来谈谈当前女生的中性化。
关键词:女生 女性美 中性化
女生中性化的表现远不只是衣着、发型与气质,还要像电影《我的野蛮女友》里的粗口与刚烈的肢体动作。这绝对不是个别现象,更不是危言耸听。对此,多少家长和老师忧心忡忡。我们不禁要问难道我们的教育就如此苍白无力吗?十来年的教育也抵挡不住社会的瞬间冲击吗?我们的校园教育就没有可以与这种社会流俗相抗衡的力量了吗?不,我们有的是资源和力量。除了硬性的校规守则以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传统优秀文化来熏陶我们的学生,在校园里树立合乎国情和传统女性美标准。而这种资源就静静地摆在我们的课本上,它就是我们祖国的古诗词。
作为中国古代的大家闺秀和杰出女性的代表人物的李清照,她对美的认识标准应该可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美的审美倾向。李清照不多的词中涉及花木之词却占了较大的比重。“词贵有寄托”,李清照的花木词,其实都是作者内心感受情致的意象契合。用王国维的话说,此花“皆着我之色彩”,作者写花写得形神高远,物我合一,浑然一体,意境深广;实则是自咏自赏、自爱自怜的情感的外化。
那么,李清照理想中的女性美是什么样的呢?首先,体貌的要求应该是“暗淡轻黄体性柔”(《鹧鸪天?桂花》),她认为女子应该是有“颜色”的,而这种颜色不是红色的浓妆更不是像“浅碧”式的奇妆,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何须浅碧轻红色”。女性除了要有“暗淡轻黄”之色,性情应该是“柔”的,而非时下的这种偏刚的中性。“柔”指的不止外在的气质,还包涵着内在的温雅,它与水的秉性相似,不倚万物而生,却能滋养万物;它不因物而聚,却能因物而形。
进而,李清照对女性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疏迹远只香留”。“情疏迹远”不是说要扮得很“酷”,而是说女性不应该以色诱人,更不是主动献媚,而应该懂得与人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像《诗经?静女》中的女主人公一样,懂得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情疏”不是无情,“迹远”不是孤僻,而应该像在水一方的伊人一样“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只有撑起小船才能靠近,简单来讲,就是要懂得矜持。
再进一步,李清照提出了女人核心魅力的所在――“只香留”。她认为女子不应该以色诱人,要以香沁人。“香”当然不是进口香水那种味道,但它又的确是一种味道,是一种韵味,它是一个女人的性情、文化、修养、情感的总和。只有有了这种香气的女人才有不追求“红色”浓妆的底气,才懂得“笑语盈盈暗香去”(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魅力所在。才有“此花不与群花比”(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自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桂花》)的精神风度。
如果说,李清照是从女性角度来提出审美价值趋向的话,那么周敦颐的《爱莲说》则是从男性的角度提出了人情美的标准。周敦颐认为人的气质应该是“濯清涟而不妖”;体貌应是“亭亭净植”;韵味应
诗说词话女性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