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
蒲松龄
一、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和作品;
;
3。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
。
二、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狼》
蒲松龄
一、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和作品;
;
3。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
。
二、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出色文学家,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19岁中功名,但此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才再中,4年后便死去, 穷愁潦倒的一生使他对社会黑暗有深化的认识。
他倾尽毕生精力完成的《聊斋志异》,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妙的理想。《聊斋志异》: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三、阅读课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狼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