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西安碑林的作文.docx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3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西安碑林的作文
西安碑林的作文 篇1
  11月19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时常有凉风吹在人身上,舒适极了。我们五年级三班全体师生来到国家4A级景区--西安碑林博物馆学习、参观。
  导游说:“西安碑林有七个碑石陈设室,八个碑亭,两个立如林而得名,而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保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汉族文化艺术宝库。该馆是一座以保藏、探讨和陈设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
  碑林中不但有很多名人作品:张旭《断千字文》、柳公权《玄秘塔碑》,王羲之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家庙碑》……还有各种字体的模范:篆书有唐《美原神泉诗序》等,隶书有汉《曹全碑》等,楷书有唐《臧怀恪碑》等,行书有唐《慧坚禅师碑》等,草书有隋《智永千字文碑》……这些作品都是文化艺术珍宝,是中国古人书法的精髓代表,可以说是喜好书法者的天堂。
  当然在诸多书法品中也有刻在石头上的精致画作、人物像等,在“西安碑林石刻艺术室”中还陈设着各种雕刻品:汉画像石砖、唐李寿石椁及墓志、昭陵六骏……,不管挑出哪一样都显示了古人精湛的雕刻手法,向中国乃至世界展示了古中国的风采神韵。
  在其中一个馆中,我有幸目睹了如何把石碑上的字体拓下来,首先在石碑上刷上适量的白茗水,将合适的宣纸贴在石碑上,用刷子当心的反复刷使纸紧紧贴在石碑上,可以清晰显现出字迹,拿着拓包稍沾墨汁,在宣纸上拍打,尽量使全部地方的墨色相同、匀称,最终当心取下,留意不要弄破纸,这样一张拓片就拓好了。
  碑林不愧为文学圣地,书法艺术的宝地,向世人展示了中录了历史的沧桑,还显示了时代的进步。
  西安碑林的作文 篇4
  今日我参观了被誉为“文化历史宝库”“书法艺术殿堂”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它是由孔庙、碑林和石刻艺术馆组成的专题性博物馆。肃穆庄重的西安孔庙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石刻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最令我震撼的还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圣殿—碑林。
  来到碑林,我如同置身于碑的森林。走过一间间藏室,仰视着一座座碑石上的文字,我仿佛畅游在历史的长河中。从九百多年前起先,一代代有识之士为使碑石文化不被人们遗忘,他们耗尽心血集藏石碑,并全力以赴爱护它们不受战火的摧残,才有了今日恢宏的碑林。从秦篆汉隶到魏碑,唐宋明清诸多大书法家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真迹,里面有我们所熟知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这样的大师。
  看完了这么多的碑石,最令我难忘的还要数“开成石经”。有人说:“假如将碑的历史比做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那么‘开成石经’便是它的源头。”“开成石经”共刻114石,每石高约2米,均双面刻字,共计228面。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仪》、《礼记》、《春秋左传》等十二部历史巨著,共计160卷,65万字,有着“石质图书馆”之美誉。讲解员告知我们,在开成二年时,印刷术还不够发达,当时的学子没有教科书,他们只能相互借书来抄。皇上知道后,胆怯这些学子出现传抄的错误,于是命人将这些学问无误的刻在石碑上,供那些学子去抄。
  在讲解员娓娓好听的讲解中,我还发觉了一些好玩的文字变迁,比如古代的“光”字的写法就与现在不同,原来的“光”字上面是一个“火”,下面是一个“儿”,是一个非常形象的象形字,而现代的“光”字上面是一个“小”,下面是一个“兀”,它已完全没有象形字的特点和意义。
  石碑上的汉字告知我,古人用最软的笔写出了最硬的字,顶天立地、落落大方,而现代人在电脑出现以后,动手写字的人越来越少,写一笔好字的人越来越少,提笔忘字的人越来越多。我不想成为其中的一员,我要将中国文字的艺术传承下去。
  西安碑林的作文 篇5
  陕西省西安市南城墙魁星楼下的碑林,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这是保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汉族文化艺术宝库。
  一进入西安碑林大门,可以看到一座四角形两层飞檐的亭子,里面直立着闻名的《石台孝经》。哇哦,好高好大唉!这是由四块石板组合成的长方形石碑,,安置在三层石台上。《孝经》是宣扬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历代封建王朝非常重视。
  第一陈设室前是专为陈设修盖的碑亭。是碑林最大的石碑,刻于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的。12部经书,共计650252字,用石114方,两面刻文。
  其次室陈设着很多具有史料价值的石碑。《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立于公元781年,后世才从地下发掘。此碑记叙了古代罗马景教传入中国的盛况,石碑侧面用叙利亚文刻写了70位景教人士的名字。
  第三室的石碑荟萃了历代闻名书法家的手迹。第三室有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秦代李斯的篆书见于《峄山碑》;汉代隶书见于《曹全碑》;东晋王羲之手书见于《大唐三藏圣教碑》,此碑文字是后人从他的遗墨中拼集而成,人称“千

西安碑林的作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aha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