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赵云是《三国演义》里最闪亮的名将之一。他功绩卓著,一身是胆,智勇双全,长坂坡一战成名,汉水一战获得“一身是胆”的美誉,老了仍然力斩五将,武力勿庸置疑。至于品德,自追随刘备后一直肝脑涂地,出生入死,而且为人刚正耿直;他又深明大义,目光长远,在政见上表现出了为国为民的的良臣风范。他谦虚谨慎,使得这一人物形象在塑造上堪称完美。《三国演义》人物分析------赵云《三国演义》描写了公元184年到280年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故事,始于黄巾军起义,止于西晋统一。全书以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曹操等一些中心人物,又贯穿了作者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把蜀汉当作魏蜀吴之间矛盾的主导方面,集中描绘了三国时代军事、政治、外交的种种斗争。暑假期间,我通读了《三国演义》这部名著,还看了电影《赤壁》,里面塑造了许许多多栩栩如生、性格各异的人物,如:奸诈的曹操、忠贞智慧的诸葛亮、义重如山的关羽等......但我最欣赏常山赵子龙。他武艺卓群,英勇过人,在战场上表现出了铁血汉子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他又深明大义,目光长远,不仅在军事战略上书写了许多传奇,更在政见上表现出了为国为民的的良臣风范。加上他谦虚谨慎的性格,使得这一人物形象在塑造上堪称完美。赵云在蜀汉集团中,资格仅次于关羽、张飞,又有救护刘禅之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争名夺利。赵云严于律己,胸襟开阔,虽然在功业上没有超过关、张二人,但却具有其他人不及的美德。我以《三国演义》为依据,论述赵云勇、谋、忠、义皆俱的人物形象特点,浅析他完美艺术形象的原由。一、赵云之勇赵云作为一员勇将的形象,在民间早已深入人心。在《三国演义》中赵云这一形象更加生动、性格更加传神。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一回中,刘备就曾对诸葛亮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那么,赵云的“胆”又是什么呢?我认为赵云的“胆”是以卓然不群的武艺为基础,在千军万马中英勇无惧的血性汉子的大无畏气概,是他勇猛过人的具体体现。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里,就有对赵云的武艺进行颇有诗意的描述:“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可见,赵云的枪法是可以和号称“万人敌”的关、张所媲美的。正所谓“艺高人胆大”,赵云的“勇”突出表现在他的以下两个事例上。,也成就赵云威震华夏之名,民间把赵云的画象贴在门上用来驱逐妖魔鬼怪,可以他在华夏人民心中的地位。《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中就这样描写赵云的勇猛:他怀中抱着小阿斗,在千军万马中横冲直撞,七进七出并连斩曹营56将。真是可谓“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试问此等神威,又有哪员武将能够做到,面对的不是一两员敌将,而是打了胜仗意气高昂的百万曹军。碰上一只这样的大军,一般人早逃之夭夭了,更别说是七进七出了。而赵云仅靠一个人、一匹马、一杆枪却能在千军万马中保得幼主安然无恙,更连斩敌军56将全身而退。这不得不让人佩服其精湛的武艺,更对其无畏的胆气钦佩。就连敌首曹操也由衷的地感叹:“真虎将也!”。类似赵云的冲阵救主,号称“三国第一武将”的吕布也曾经为嫁女而突围。吕布自身的武艺无疑在赵云之上,也有自己的军队,面对的军队更没有这支胜利的曹军强大,却在仅仅一次突围不成后以失败而告终。对比吕布灰头土脸的失败,这更让我们看到赵云在这场战争中,以他的英勇透视出铮铮汉子的血性,使他的大无畏气概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三国演义》人物分析--赵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