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
测卷一
(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按要求填在答题纸上。
一、数字推理。(共5题,每题1分,共5分)
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动性,除了利用物质利益原则来调节外,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A.当人们的货币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物质利益的激励作用就不存在了,非物质利益的激励作用成为惟一的作用
B.当人们的货币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非物质利益的激励作用会逐渐增大而物质利益对经济效率的推动作用则会呈递减状态
C.精神上的需求必须建立在物质利益上,精神上的追求是次要的,而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主要的
D.非物质利益与物质利益是相互矛盾的,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
22.招生计划不科学,就会影响生源质量,影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而生源质量低,就业难,反过来不仅影响招生,而且会严重
影响学校的整体形象,形成恶性循环。
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招生计划不科学将导致恶性循环
B.学校整体形象往往取决于生源质量,而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无关紧要C.搞好招生,有利于提高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
D.招生计划不科学最终结果是影响学校的整体形象
23.发挥创造性,离不开求异思维。所谓求异思维,就是指注重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揭示现象与本质间的差别。它要求对公认为完美无缺的定论持怀疑和批评态度,富于挑战性地对待传统和习惯的思维模式。正如李四光所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求异思维()。
A.是对已知的矛盾进行揭示
B.是富有怀疑和批评态度的思维模式
C.是李四光所用过的思维方式
D.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
24.人的尊严就在于有思想。由于有了思想,人就比摧毁他的任何东西甚至整个宇宙都高贵得多;因此,人就能吞掉一个世界。
这段话直接支持的观点是()。
A.人类是有思想的
B.人类的思想是无处不在的
C.人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D.人能吞掉整个世界
25.三年前,她有一个美满的三口之家。现在,已经离婚的她只有一个人艰难度日。最能准确复述这段短文意思的是()。A.她离婚了
B.她离婚后一个人过
C.她曾经家庭美满,但现在离婚了
D.她离婚后日子很艰难
四、基本常识(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26.甲、乙双方签订了货物买卖合同,由甲方向乙方提供货物。后经甲方同意,乙方将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转给丙。这样,法律关系的()就发生了变更。
A.主体、客体B.内容C.客体D.主体
27.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提高税率通常将()。
A.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
B.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
C.刺激消费
D.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
28.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
A.政府放弃宏观控制
B.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C.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
D.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29.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对公司负有责任,是指()。
A.股东以购买的股票为
广州地铁笔习题测卷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