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意与策划
(授课提纲)讲课人:贾乃鼎
授课对象:全国范围内的文化站长
授课目的:
1、介绍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理念、规律和特征,这是活动创意的依据和基础;
2、掌握策划活动的基本要素和条件,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有一个意能力
1、创意是策划人员重要的基本功之一。策划人在策划过程中的任何环节都是围绕创意展开的,没有好的创意其活动就会显得苍白而没有特色。每一个活动的策划人都应该在活动的创意上下功夫。一个好的创意应具备如下特点:
(1)求新:指活动的内容、形式和理念方面要有新意,要有亮点和卖点。
(2)务实:在活动的策划者的策划过程中,一定会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全力设计出全新的创意。必须指出的是,涉及创意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实用。即指活动的规模和质量要与内容和形式相统一。再好的,十分吸引群众眼球的创意,设计出来后无法实施,等于没有。
(3)经济: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和创意也越来越开放,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也必须看到,群众文化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用钱也越来越多。一些策划者认为,好的策划和创意就要敢投入,充足的经费才能做出大手笔。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前文已述,经费是举办文化活动的重要硬件之一,但并不是说大创意就一定要花大钱,这不是正比的关系。真正高质量的创意就要讲究在满足群众的需求上下功夫,巧用钱,用巧钱,将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群众文化活动必须坚持勤俭节约,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
(4)科学:所谓科学是指任何创意的产生都必须遵守一定的程序和规范。有些人认为,创意主要靠策划人的小聪明,只要脑子快,主意多就行。多年来,一些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就是跟着感觉走,活动创意的随机性很大。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在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初级阶段采取这种办法还勉强可行,但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到今天,再不按照科学的手段和程序就行不通了。
2、增强策划人员的创意能力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强科学知识的学,增强对事物的综合分析能力。
(2)加强对社会现象和事物的捕捉能力和洞察能力。往往一些小的不被人注意的问题会成为好的创意素材。
实际上这是一种社会积累。策划人员必须在平时做到“五勤”,即眼勤(多观察群众文化所涉及到的各个领域)、腿勤(多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去调查研究)、手勤(多在实际工作中捕捉创意素材)、嘴勤(对自己不了解的事要多问多学)、脑勤(多动脑筋,多思考问题)。平时的积累是提高创意能力的基础,有些素材可能长期用不上,但对开阔眼界和思路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的作用,一旦需要就可信手拈来。
(3)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和超常规思维能力。
一个高水平的创意人之所以能够提出全新的或出任预料的活动创意,除了他(她)具有较高的指示理论水平和社会积累外,还应具备一种特殊的能力,即与一般活动操作人员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观察角度。一般的人往往习惯用正常的逻辑思维和常规的事物发展轨迹去思考问题和认识问题,而策划人却可从看似正常的逻辑中找出超正常的逻辑特征,并用逆向的思维方式去提出问题,运用这种方法表现在文化创意上,就产生了出乎人们意料的效果。
每一个创意人都要努力培养自身的逆向思维能力和超常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只能通过策划人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逐步养成,没有捷径可走。
(三)对信息资料的占有能力
掌握信
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意与策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