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痕迹检验学
第一章 痕迹检验学概论
痕迹检验学,是研究作案人在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分类,以及对其发现、固定、记录、提取、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做出对一定人或物同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
痕迹检验,是依据同一认定征的符合点和差异点。
〔1〕比对的内容:检材与样本的总体类型,各特征形态、尺寸、位置、相互距离与构成的角度。
〔2〕比对的方式:现场痕迹与嫌疑客体或嫌疑客体样本的比对;现场痕迹与嫌疑客体或嫌疑客体样本的比对;两者照片或底片的相互比对。
〔3〕比对的顺序:先比对种类特征,再比对细节特征;先比对特征出现的部位、方位,再比对特征的具体形态、结构。
〔4〕比对方法:特征对照法,特征接合比对法;重叠比对法。
综合评断是结合现场情况及痕迹形成因素,对已发现的符合点与差异点的性质、质量与数量、现象与本质等作综合分析,提供鉴定结论的依据。
〔1〕评断符合点
主要分析认识特征是真正符合,还是偶合。评断相符特征,是对它们的数量、质量、可靠程度及其形成规律进行研究,确定是本质相符,还是非本质相符。
〔2〕评断差异特征
6
两个客体特征的固有差异是本质差异;同一客体在不同因素影响下,部分特征发生变化形成的差异是非本质差异。对差异特征的评断,是对差异的质量、数量、形成规律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确定是本质差异还是非本质差异。
〔3〕评断与结论
当种类特征与细节特征符合,具有质量好、可靠的符合特征,特征相互间的关系吻合,特征的总和具有不可重复性,差异点得到科学解释已构成特定性,即可作为认定的依据。
痕迹鉴定书是记录痕迹鉴定工作的文件,是诉讼证据之一。鉴定书的内容,应反映出检验的过程、方法。对结论的表述,应有科学的论据,事实准确、文字简练。鉴定书由文字与照片两部分组成
正文的表达应由绪论、检验、论证和结论组成。
第二章 手印检验
第一节 手印概念
〔一〕手纹与手印的概念
、掌外表的乳突花纹、屈肌褶纹、皱纹等皮肤花纹的总称。。
。是人的手指、掌面在肌力的作用下,接触承痕体后在其外表留下的痕迹。包括指头印、指节印、手掌印。
〔二〕手纹的特点
8
手纹具有人各不相同、终生基本不变、触物留痕、认定人身,其中乳突纹线排列有序。
〔三〕手印检验的作用
,缩小侦查范围
、审判的证据,证实犯罪
第二节 手印的形成、分类与形态
〔一〕手印的形成与分类
手在肌力作用下,印压接触承痕体,引起其外表形态或附着物或色泽的变化,形成反映人手接触部位的大小、长短及手掌面皮肤花纹凸凹形态的印痕。
〔1〕以不同形态分类有:立体手印、平面手印。
〔2〕以附着物不同分类有:加层手印、减层手印。
〔3〕以色调不同分类有:有色手印、无色手印。
〔4〕以手印物质成分不同分类有:汗垢、血、粉尘、油垢手印。
〔5〕以鉴定条件分类有:清晰、完整、模糊、变形、残缺手印等。
〔二〕手印形态与测量
〔1〕手指印:是拇指印、食指印、中指印、环指印、小指印的总称。狭义的指纹,一般指第一指节印或称指头印。
8
〔2〕手掌印:以中指印的中轴作延长线至腕部,再以第一屈肌褶纹印外侧部位为起点作中轴线的垂直延长线至内边缘,将手掌分为上部、内测部、外侧部三个区域。手掌的边缘分为上边缘、下边缘、内边缘、外边缘、内斜边缘。
手印全长、手印内缘长、手印外缘长、指印全长、指印花纹中心至指根长、手掌印长、手掌印宽。
第三节 手纹的形态与特征
〔一〕手掌面乳突花纹的形态结构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织组成。表皮从里向外:生发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真皮从里向外乳头层→网状层(与生发层连接)。
真皮最大的特点是有许多小乳头状突起,形成真皮乳头层,皮肤外表呈现出与之相应的凸凹结构,由许多乳头突起排列的线条称乳突状突起纹线,简称乳突线,乳突线间的凹部称为小犁沟。乳突线在手指端皮肤外表最为发达,并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组成不同形态的复杂花纹,称为乳突花纹。
乳突纹线的一般形态有直线形、波浪线、弓形线、箕形线、环形线、螺形线、曲形线。
10
许多相同形态的乳突纹线在一起,占据一定的位置形成一种系统;假设干种系统在一定部位按一定规律进行组合,构成复杂、完整的花纹。
〔1〕乳突纹线系统
许多形态和流向相同或相近的乳突纹线排在一起组成的区域叫系统。按其形态的位置,一般分为内部纹线系统、外部纹线系统、根基纹线系统。
〔2〕乳突纹线三角
三个系统纹线汇合处形似三角,称为“乳突线三角”。三角的数量与位置,因所组
痕迹检验学-自考-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