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救措施修正版
急救原则:准确、及时、有效。救治步骤有四点: 1、除去或避开危害生命的因素是首先最需要做到的。比如被电击的伤者,应该马上切断电源;在发生火灾时迅速脱离火灾现场;有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时,要立即开门窗
溺水发生原因 溺水并非在户外才会发生,由于宝宝的骨胳与运动神经的协调能力尚未成熟,只要容器中的水高度达五厘米左右,就可能对宝宝构成威胁,包括浴盆、浴缸、马桶等。如在家中溺水常发生在宝宝洗澡时,大人未加以看顾;或是宝宝们在玩耍时不慎落入水中所致。 很多家庭用澡盆给婴儿洗澡,有时候洗到一半,家长将宝宝独自留在澡盆里,虽然水很少,可是这对没有翻身能力得婴儿已经非常危险了。
14
如何处理 1 用手将溺水宝宝口中的呕吐物、污物取出,解开衣服,保持呼吸顺畅。 2 宝宝不小心溺水,可按压宝宝的胸部,或让宝宝保持头低脚高的位置将水排出。 3 检查溺水小儿是否清醒,可呼唤或拍打其足底,看有无反应,并用耳朵仔细听其是否有自主呼吸存在。对于已经没有呼吸的小儿,须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15
预防方法 1 帮宝宝洗澡时,不可单独把宝宝留在浴室,哪怕几秒钟时间。 2 避免使用太滑的磁砖,亦可在浴室放止滑垫,防止宝宝跌倒。任何可装水的容器应加装盖子,或把容器倒放,厕所马桶盖也应盖上。会走路的宝宝,不要让他们单独在湖边等有水的地方玩耍。
16
烧、烫伤 烫伤分为三度:1度烫伤 属于表皮烫伤,皮肤会有发红且疼痛的现象。若立即冲水冷却至少20分钟,约莫2~3天可获得改善。2度烫伤 表皮已烫伤至溃烂并产生水泡,烫伤可能会深及表皮下方的真皮层,约2~3周可痊愈。3度烫伤 烫伤直达皮下组织,皮肤会有发硬、发白或发黑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烫伤,必须立即送院治疗。
17
如何处理冲:冲冷水可让皮肤立即降温以降低伤害,但要避免用冰块直接放在伤口上。脱:充分泡湿后小心除去衣物,可用剪刀剪开衣物。泡:浸泡在冷水中以减轻疼痛,如果是宝宝,不要浸泡太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度造成休克盖:用干净或无菌纱布、布条或棉质衣物类(不含毛料)覆盖在伤处,并加以固定。送:送到有烧伤病房或烧伤中心的医疗院所治疗。
18
预防方法 1 给宝宝洗澡时,先放冷水再放热水,建议最高水温不超过50℃,以接近人体体温为佳。 2 不要把热水壶等容器放在宝宝可以碰触到的地方。不要让宝宝接触有高温蒸气的东西。包括饮水机、微波炉等。不需要过早教导宝宝使用电器,以免造成反效果。
19
头部遭到撞击 发生原因 宝宝睡觉时从床上摔落,即使宝宝当下没有哭闹,也不代表宝宝安然无恙;宝宝在玩耍的时候也有可能因为摔倒或者碰到家具,而导致头部受到撞击。可能出现的症状 如果撞到头之后立刻大哭,不久后恢复正常,通常不必太担心,但要观察宝宝是否有痉挛、半边手脚无力、歪斜或是两边瞳孔不一样大的情形,如果有,必须送医诊治;如果撞到头之后不哭不闹、脸色发青、头痛还有呕吐、痉挛现象,必须立刻送医急救。
20
如何处理 1 在情急之下不要摇晃宝宝的身体。 2 撞伤、碰伤、夹伤时可在伤处采取冰敷,一次10分钟,一天后改为热敷,一天3次。 3 尽量不要在瘀青处搓揉,这样反而会使皮下出血。若要使用药物止痛,建议尽量以外用药膏为主。 4 观察是否有骨折,若有要立即就医。当肿痛范围扩大时,表示情况严重要由医生处理。
21
预防方法 1 家中的阳台、窗台应加装栏杆,避免让宝宝接近。 2 家中摆设尽量简单,以免东西太多增加宝宝碰撞到的几率。 3 家具当中有尖角的地方建议加上安全防护胶套,包括桌角、椅角等都可以做一些处理。
22
脱臼 发生原因 大人单手牵起宝宝或是抱起宝宝时,这个动作会因为单边施力的缘故,容易造成宝宝手脱臼、扭伤或骨折。可能出现的症状当发现宝宝两边的手臂不对等、宝宝单边的手臂不动、活动手臂却有疼痛感,或是宝宝自己会避免某部位的肢体动作时,就要怀疑宝宝是否已经脱臼了。
23
如何处理 若宝宝的手臂单边不动但没有疼痛感,则可用三角巾或布,将脱臼部位稍做固定,然后立刻送医;但若宝宝活动手臂时会有疼痛感,或手臂无力垂下,则需立即送医急救。当宝宝脱臼时,别随意移动宝宝患肢,避免移动的过程中造成宝宝患部的二度伤害,先固定患部后施以冰敷,尽速到医院治疗即可。
24
预防方法 大人们在跟宝宝互动时,避免做单边的拉提动作。要特别留意的是,若宝宝一旦发生过脱臼,就会多次反复地发生,所以宝宝有脱臼的病史的话,家长跟宝宝玩耍或是进行身体接触时,都要避免在相同部位用力过大。
幼儿急救措施修正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