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血气分析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1.pH(酸碱度)
pH为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表示体液的酸碱度,在细胞外液的正常值为:~,。静
~。统,使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加强了心肌收
缩力,动静脉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
高二氧化碳使血浆内HCO3增-加,脑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加之脑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内压增高,颅内
压明显增加。如PaCO2正常的病人,(100mmHg),可致二氧化碳麻醉,病人可由嗜睡转入昏迷状态。
降低的PaCO2而致的低碳酸血症对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一定影响,其作用是使心输出量减少,氧运输障碍,氧离曲线左移,脑血流量减少,抽搐及颅内压下降等。
PaCO2为血气分析仪的实测值。
5.二氧化碳含量(T-CO2,ctCO2)
二氧化碳含量是指末接触空气的全血(或血浆)在37℃~38℃条件下,经酸化后放出的CO2总量。包
HCO3和-物理溶解的CO2。
其正常值为:23~27mmol/l。
6.[HCO3-](实际碳酸氢盐,AB)
指隔绝空气的血标本,在实际条件下测得的[HCO3-]含量。正常值:~/L。均值为24mmol
L。
-
[HCO]受代谢因素影响,也受呼吸因素的影响。AB>SB(标准碳酸氢根),提示有二氧化碳蓄积,为
3
呼吸性酸中毒;AB<SB,提示二氧化碳呼出过多,为呼吸性碱中毒;AB
与SB值均低,提示代谢性酸
中毒,反之则有代谢性碱中毒。
-
也可以是呼吸性碱中毒的代偿反应。
-
[HCO]降低是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发反应,
[HCO]升高是代谢性碱
3
3
中毒的原发应,也可以呼吸性酸中毒的代偿反应。
7.(标准碳酸氢根SB)
SB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标本,在
T37℃,SaO2100%,PCO2
(40mmHg)的标准条件下测得的
HCO-含量。
3
SB是排除呼吸影响的
-
HCO含量。但是体外测得的SB值不能完全代表体内状况,亦不能测出红细胞内
3
的缓冲作用,所以不能反映出全部非呼吸性酸碱失衡的程度
。正常值:~/L,平均值:
24mmol/L。
[HCO3-]=SB,两者均正常提示酸碱平衡;
[HCO3-]>SB,提示呼吸性酸中毒;
[HCO3-]<SB,提示呼吸性碱中毒;
[HCO3-]=SB,均低于正常值提示代谢性酸中毒,代偿期;
[HCO3-]=SB,均大于正常值提示代谢性碱中毒,代偿期。
8.BB(缓冲碱)及NBB(正常缓冲碱)。
正常值为45~55mmol/L。BB是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BB<45mmol/L,提示代谢性酸中毒;BB>
55mmol/L,提示代谢性碱中毒。
BB系指血液中具有一切缓冲作用的碱(负离子)的总和,即在生理的p
种血气分析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