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教学目的】
1.感觉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领会诗人抒发的情怀,意会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教学重难点】
1.感觉诗词之情,真实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利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在“赋得体”中堪称绝唱。
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录: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
士顾况。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当打开诗卷,读到这首诗中“野
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连诗坛老前辈也
被信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
传说自居易十六岁时由江南到长安(即今天的西安)考举人,拿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看看他的姓名,开玩笑说:“长安米价正贵,在这里居住可不太容易啊!”及至批阅白居易的诗,读到这首《古原草》,不由得赞叹道:“能做出这样的诗语,居亦易矣!”白居易此后名望大振(见张固《幽闲鼓动》)。
/
唐人的咏物诗,往往仅在最后一句才能见
到作者的本意。白居易一向倡导作诗要通俗易
懂,但也不反对用隐喻的办法。《古原草》这
首诗题目标有“送别”二字,很显然是一首送别
友人的诗篇。而通篇几乎都在写草,实是借草
取喻,以草木之旺盛显示友人之间依依惜别时
的绵绵友情。情深意切,所喻尤为巧妙,不愧
为、白居易的成名作。
艺术起句实赋草字,在无边无际的古老郊
原上,草木繁盛,一岁岁,一年年,枯荣交替,
不知经历了多少春夏秋冬。这两句平平庸淡地
如实写来,看似无奇,实则揭露了那片古老草
原上草木繁华与枯败的自然规律。而作者以
“离离”二字冠于句首,则给我们造成一种春草
旺盛的印象。《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
离,彼稷之苗。”张衡《西京赋》:“神木灵草,
朱实离离。”“离离”是用来描绘一种果实累累,
枝繁叶茂的状态。所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二句的重点在“荣”,而不在“枯”。这就为下面的两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了铺垫。听说此二句尤为顾况所欣赏,原因在于它不单展示了草木的顽强生命力,而且揭露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象征人在窘境中顽强拼搏,奋斗向上的精神。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极言春草的旺盛、旷野的阔远及春日的温暖。“古道”、“荒城”紧扣题中“古原”,用人事的代谢与自然界的光景常新作比较,以“侵”、“接”二字刻画春草延伸、绿野广阔的情景,传神写照,堪称善于体物。末句卤草关合人事,远送王孙。王孙借指作者韵
朋友。用春草之旺盛借喻分离之情的传统,由来已久。《楚辞?招隐士》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句子。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白居易则极尽描述春草繁盛之能事,而结句用,“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将抽象的友人之间依依惜别之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